今天喝了这个药,没力气,就想睡觉,但天色还早,一直在坚持到晚上九点再睡吧。
我这是第一次熬中药,态度十分认真。熬药的时候,想起小时候奶奶用一个小土罐子熬药的情形,没有盖子,就把包中药的纸打湿了盖在罐子上,熬好了,揭开纸盖子,里面是熬煮得很浓的药汁,那时候总觉得那药汁,被那样精心的熬煮,应该很好喝。
爸爸这辈兄弟姐妹很多,我出生的时候,奶奶已经老了。我从小在妈妈的口里听到的奶奶都是不心疼人,心狠的那种。可是我们不跟奶奶在农村一起生活,所以印象并不深。但记忆中奶奶很老实,特别特别勤劳,天没亮就上山做农活,每天只吃两餐,去很远的地方的时候,下午的饭也是带地里去吃,天快黑了才回来。对爷爷唯命是从,从不反抗。我的奶奶据说是我爷爷抢亲抢来的,那时候还有抢亲的地方风俗。奶奶言语温和,从来没有吼过我,重话都没有说过一句。六岁左右,爸爸妈妈去哪里,总会偶尔把我丢在奶奶那里,记得我小时候特别爱干净,每次睡觉前,都要把他们的床,重新铺一遍,再打扫整理干净了才肯睡,奶奶每次都会羞涩的笑着说,他们不爱干净。但那时候的农村生活很忙很累,都是那样生活。印象最深的一次,妈妈去外婆家了,把我们都丢在奶奶家,模糊的记得好像是夏天刚过完,秋天刚到的时候,天气很舒服,我们吵着要打手电筒去稻田里找青蛙,很晚了,奶奶不同意,没办法,很不舍得的把她刚刚晒好的向日葵拿出来给我们吃,向日葵还带着浓浓的阳光的味道,很干很脆很香。因为太好吃了,我们都吃好快好快,生怕落后,像是吃瓜子比赛一样。奶奶笑得跟孩子一样,一晚上都在笑。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奶奶,没有负累,没有心事,无所顾忌的笑得那么开心。
爷爷也算是远近有名有能力的共产党,年轻的时候跟着贺龙元帅在板栗园,鹤峰一带打仗,老了国家还给他们补贴直到去世,钱不多,却是他平淡一生中,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和回味的壮举。因此有一定的威名,经常给别人家解决纠纷的人物,我爸爸在他们这辈里是唯一一个继承了爷爷的解决纠纷,爱管闲事的这些能力,我在我们这辈里又是唯一继承了爷爷的这些能力的人。而我们三代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我们给别人家,冷静的处理过很多纠纷,并处理得当。可我们都处理不了我们自己的纠纷,生活有时候是有理说不清的无奈,是道不尽的现实心酸。
一代一代传承,从熬药的方法的传承,到爷爷的基因的传承,到内心坚强,隐忍,吃苦的品质的传承,都是来自于爷爷血液里的东西。但我最最最希望的是,我们都能像爷爷一样健康长寿,他八十几岁的时候,还精神的很,还要自己种点小菜,还自己做饭吃,不跟婶婶他们吃。那时候爸爸在区政府工作,我们在区里住,那时候叫区。他经常去赶集,我十几岁的年纪,喜欢上蹿下跳到处玩,每次在集市上看见爷爷,就会赶紧把他喜欢吃的东西全买了,再找家小店坐着,让他慢慢吃,他每次都拉着我不让我花钱,但我从来不听他的,把他没吃过的那些都买给他,看他笑眯眯的一一吃完,每次他都拉着旁边不认识的人说,这是我孙女,最有孝心。每次一吃完,他就要回家,留都留不住,也不到家去看他儿子,农村人的情感很简单,没有那么多丰富的煽情。我就会找个出租车,把他送上车,替他给车费才放心。他活到九十九岁,没有任何病痛,只是因为年纪大了,在寒冷的冬天,因感冒而很快离世。他没有受过一天罪,晚辈也没有受过一天苦。离开了人世,并用他自己存的钱完成了他的安葬仪式后,他省吃俭用存的钱还没花完。有时候觉得他的人生就是严厉而又非常有尊严的一生。
从回忆里醒过神来,才发现又到喝药的时间了。药很苦,很难下咽,但你不得不喝。人生也很苦,但你不得不坚强的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