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暑假期间,不小心被猫抓伤,为了安全起见,到防疫站去打疫苗,碰巧目睹了一场撕心裂肺的“搏斗”:

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个头蛮高,由父母领着走进防疫站。

男孩看到护士小姐拿着针向他们走过去,立即“哇”的一声咧嘴大哭,飞快地逃到了父母身后。父亲大声呵斥男孩,母亲半哄半劝地把孩子拖将出来。

男孩不愿乖乖就范,父亲只好强行把他抱住,用自己的腿压住孩子的腿,再加上母亲帮忙,总算把孩子的胳膊给固定住了,护士小姐赶紧上来注射。

男孩子看到护士走近,拼命扭动身子挣扎,哭喊声真可谓惊天动地,这种情形下,注射自然无法进行。

护士小姐退后一步,语气中有了几许担忧:这个药水是需要冷藏的,拿出来久了可能会失效。

母亲一听有点着急,对着孩子的屁股狠拍了几下,男孩子害怕挨打,于是停止了扭动。

护士小姐再次上前,刚用酒精棉球擦了男孩子的臂膊,男孩又开始用力挣扎起来。父亲恼了,劈头给了孩子一巴掌,男孩子满眼含泪,总算不敢继续动弹。

护士小姐赶紧给男孩进行注射,两秒钟完事。

打针的确有点疼,小孩子大都怕得厉害,但对于打针如此惧怕的男孩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前几日,带六年级的孩子们到乡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有一个项目是包馄饨。

食堂的阿姨帮孩子们准备好馄饨皮、馄饨馅,孩子们洗干净手,争先恐后地围拢过来。

包馄炖这种活计挺简单,只需把适量的馅放到皮子中,将皮对折,然后翻过来轻轻捏紧,一只馄炖就大功告成。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大家干得都挺欢实。

然而意外突然发生了:为了防止滚水烫伤孩子们,食堂把土灶设置在外面的大树下,孩子们或许有点饿了,包完馄炖后,都探头探脑张望馄炖是否已经煮好。树上有只毛毛虫也想凑这份热闹,飘飘然落下来,掉到了一个小姑娘身上。小姑娘大惊失色,顿时脸色苍白,鼻子里流出红色的液体,“哇哇哇”地大哭了起来。

老师赶紧拿掉孩子身上的毛毛虫,校医帮小姑娘止住鼻血,又把毛毛虫可能碰到的皮肤都消了毒,大家一起安慰孩子,小姑娘的脸上慢慢有了血色,停止了哭泣......

我于是领着小姑娘去水龙头下洗手。

农村里苍蝇很多,阿姨们为了卫生起见,在水池边放置了几张粘苍蝇的纸。我带孩子走过去的时候,恰好有很多苍蝇落了网,正在纸上拼命地挣扎。小姑娘看到这个场景,又一次吓地哇哇大哭起来。

我只好拿开苍蝇纸,帮她擦掉眼泪,小姑娘这才抽抽嗒嗒地洗了手,满腹委屈地回到同学们中间去了。

看着女孩惊魂未定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上次在电视里看到的一部纪录片。

亚马逊森林里毒虫甚多,其中有一种虫子叫做子弹蚁。顾名思义,如果被这种蚂蚁咬到,就像被子弹射中一般疼痛难忍。

然而亚马逊部落有一种奇怪的成人礼:男孩子们十岁以后,要接受上百只子弹蚁的折磨而不准哭出声来。如果哪个孩子忍受不住,将会被驱逐出此部落另寻他处生活......

酋长的儿子十岁了,他个子不高,面孔黝黑,身子结实灵活,酋长准备为他举行成人礼。

一切就绪后,酋长的儿子右手戴上了插满子弹蚁的特殊手套。戴上手套的一霎那,男孩的脸色变得煞白。因为疼痛难忍,他不时用脚狠狠地跺击地面。但是从头到尾,男孩咬紧牙关,随着族人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舞,硬是没掉下一滴眼泪,也没听到他发出任何哭声。

据说被子弹蚁折磨过的人以后将百毒不侵,这样才能在亚马逊森林里存活下来。

这就是亚马逊的丛林法则。

同样是孩子,一边沐浴着和风细雨,一边仍然在同艰苦的环境做斗争。

每个人的命运不同罢了!

我们身边的孩子生活得挺幸福,但是看着这些温室里的花朵,我不由感到有些担心:天有不测风云,谁能保证这些孩子今后的人生一直顺畅,碰不到半点风风雨雨呢?这些宝贝们如此脆弱娇嫩,怎么面对未来的挫折呢?

如果在爱孩子的同时,适当地让他们吃点苦,锻炼下孩子们的意志,是不是对他们的成长更加有利呢?

也许大家都该好好考虑一下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