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我在港中深知新学校,开展了口语交际教学《朋友相处的秘诀》麻吉星语文课堂实践课,并进行了课后研讨。经过上一次的磨课,我对麻吉星系统的各项功能有了更深的认知,因此在日常功能的使用方面,经过近期课堂的反复磨练,相比之前已经更加得心应手。
在本次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公开课中,我以“朋友”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彼此对朋友相处秘诀的看法,并尝试帮助小哪吒解决交朋友的困境。回顾整堂课,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设计的亮点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程伊始,我通过提问学生是否有朋友,以及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朋友,迅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随后,借助小哪吒的“朋友”之困这一情境,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帮助小哪吒出主意这一任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情境导入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口语交际的主题,还激发了他们的同理心和参与热情,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流程,引导讨论
在预热环节,我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提示,清晰地呈现了从个人看法到小组意见的讨论流程,即记录重要信息、整合相近意见、标记认同想法以及有条理地汇报。这一流程的明确,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前就对如何开展讨论有了清晰的认识,避免了讨论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混乱。同时,通过书上范例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记录、整合、标记的具体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小组合作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三)小组分工,培养合作
课前的小组分工以及课堂上对小组分工的示范和强调,使每个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角色和任务。主持人负责引导组员依次发言,记录员快速准确地记录发言内容,汇报员代表小组有条理地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员则积极发言并认真倾听。这种明确的分工,不仅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特长,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小组讨论真正成为了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一)时间把控不够精准
尽管在教学设计中我对每个环节的时间都进行了预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的时间把控仍不够精准。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虽然我设置了6分钟的倒计时,但由于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较高,学生学情较好,导致讨论时间略有剩余。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敏感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课堂节奏的把控能力,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又不影响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效果。
(二)评价反馈不够全面
在小组汇报结束后,我对小组的汇报进行了评价,主要关注了汇报内容是否重要、汇报是否有条理以及语言表达是否清楚这三个方面。然而,在评价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较少。这种评价的不全面可能导致学生对小组讨论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只关注汇报结果,而忽视了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改进措施与展望
(一)加强时间管理能力
为了更好地把控课堂时间,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前进行多次试讲,熟悉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准确预估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同时,在课堂上,我会更加关注时间的流逝,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环节的顺序或内容,确保课堂的高效性和完整性。
(二)完善评价体系
我将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在关注学生汇报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讨论过程的评价。例如,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否默契、是否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进行有效的整合等。通过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小组讨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汇报的结果,更在于讨论过程中的合作与成长,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次口语交际公开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说话,更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有效的口语交际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