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最终都沦为平庸
过去人们常说读书改变命运,似乎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打破阶级的限制。
但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各城市与地区间的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学历的大学生,也很难在不同的城市拥有相同的发展前景。
马斯洛认为个体对于外界的需求中,最基础的需求就是温饱需求,因此想要获得良好的物质生活水平,其实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但马斯洛也提出,一个人最高的需求是对精神力量的追求,也就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
两岸城市发展间的巨大水平差异,导致一部分人在一线城市难以生活,即使他们每天非常辛苦的工作,收入却只能够维持温饱,生活质量更是大大降低。
社会所宣传的主流观念一直在告诉这些尚未毕业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及文凭已经足够让他们在一座城市立足。
因此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怀着一腔热情,义无反顾地留在一座陌生的城市独自打拼。
在他们看来,社会和自己平时生活的校园环境并无差别,可以拥有廉价的食宿环境,身边也会有人不断地支持自己。
但残酷的现实很快就磨灭了这些学生的热情,进入社会后,他们发现自己每天需要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该如何生活,在哪里休息。
在这些压力的影响下,有不少年轻人都选择放弃,甚至有的人会忘掉自己原本的理想。
人们常说,你在大学时所选择的专业,会对今后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这也让不少大学生都天真地认为,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专业能力,已经能够支撑他们完成今后的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文凭在现代社会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大部分公司需要的都是那些能够为自己带来效益,或是帮助自己解决现阶段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只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
因此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会面临许多难以接受的现实问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工作。
有的人已经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能够带来的收益太少,甚至不足以养活自己。
而那些能够带来高收益的工作,往往有着自己无法接受的问题,在这样的对比中,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以至于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理想,浑浑噩噩被迫接受现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行业都非常热衷于,聘请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
只需要付给大学生较少的薪水,就可以让他们十分拼命的工作。不过找到工作对这些大学生来说,只是改善生活的第一步。
过去在校生活,大部分学生虽然没有经济来源,但仍然能过着体面自由的生活。但毕业后他们需要独自生存,需要开始自己支付房租、水电、物业费等各种生活费用。
只有当这些高昂的生活成本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能够意识到生存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这些刚从校园中走出来的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进行储蓄,有的人甚至还会在拼命打拼后落下一身债务。
出现这样强烈的反差,主要原因还是知识及学历在众人眼中,始终存在于一个较高的地位。
似乎每个中国人都想要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不少农村家庭也会将大学生当成家族的骄傲。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必要去思考教育的成本。
然而当今社会颇有一种“学历贬值,读书无用”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无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为找不到自己想去的方向,不得已沦为平庸。
很多公司与单位领导更加看重的是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水平,以及在日常工作中的综合表现。
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高学历就能拥有高智慧以及较好的就业前景,这样的想法确实是正确的。
只是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在几十年前,我国还没有太多接触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高学历往往代表着出人头地。
但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今非昔比,学历的含金量也大大降低。
上大学更像是义务教育,成为了每个读书人的必经之路。因此过去那些被人高看的高学历人才,也渐渐成为了芸芸众生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虽然高学历的人确实活得会比低学历的人更加轻松,但他们的生活环境已经不能与几十年前的人相提并论了。
这也提醒我们不能太过看重自己的学历,而应该积极踏实地寻找继续生活下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