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很久都不联系的朋友,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我的侄子,才5岁,管不了了,成了全家人的心病,这该怎么办?
我先安抚朋友的情绪,请他把事情具体的讲一讲。
朋友说:他家侄子和他的儿子差不多大,只要是侄子喜欢的玩具,就要去和别人抢,打 咬,使出各种招数必须要得到手,每次生气的时候,侄子表现的那种恶狠狠的表情,全家人也都很害怕。于是每次都要自己的孩子把玩具让给他的侄子玩。可是侄子始终觉得这样做就是应该的,从不道歉。小侄子的爸爸脾气又很暴躁,看到的孩子这样,说不了几句好话,就开始对孩子动手,而站在旁边的爷爷每次又不忍心,总是去袒护孩子。
在仔细一询问:侄子之前表现的还没有这么强烈,可是自从侄子的妈妈去年又给他添了一个小弟弟,侄子愈加的叛逆。
通过听朋友诉说侄子一件又一件“令人担忧”的事件,站在外人角度的我,差不多可以分析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种原因。
1.侄子在寻找“过度关注”。
父亲的严厉管教+隔代爷爷奶奶的疼爱,就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边界性。何事是能做的,何事是不能做的,给予孩子模糊的概念。外加小弟弟的出现,本身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现在又要分给小弟弟一半甚至会觉得是掠夺。
孩子的感受性很强,但是理解力很弱。老大想得到大家人的关注,于是会做出一些大人觉得“不当行为”,然后孩子所有行为背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与价值感!
2.行大于言
所有的家长都是很喜欢跟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什么。然后会出现一种情况,有些孩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米水不进,要么愈加叛逆。所以家长开始对孩子大吼:你给我好好说话;你给我闭上嘴巴;你离我远一点。。。孩子最终学到的就是:好好说话,就是要大吼;让对方听到自己说话,就要分贝高于别人;要我离他们远一点,就是不爱我了。渐渐的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渐渐的孩子对其他人学会了冷漠,渐渐的讨厌了自己。这不是家长的初衷,也不是家长想看到的,所以与其说教,不如蹲下身子,和孩子目光交流,先用同理心与孩子建立情感上的链接,再来和孩子想办法
3.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虽然老二还小,需要照顾,但绝不能忽略了老大的感受。作为家长,应该把时间安排好,给予老大的特殊时光。单独陪老大出门游玩、讲故事、做手工....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他的。并邀请老大参与照顾老二的日常活动中。并及时给予老大鼓励,关注老大的一举一动,让孩子感知到,原来爸爸妈妈一直都是爱他的,一起照顾弟弟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4.请关注孩子的感受
我和朋友讲,除了关注你的侄子外,他更要关注自己的孩子。当要求自己的孩子把玩具让给侄子玩的同时,虽然满足了侄子的要求,却和忽略了自己孩子的而感受。这让孩子明白,原来分享,就是要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别人,也许这又成了一个坏的示范。
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印件,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找的一定是源头。
只有父母越来越好,孩子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