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优秀的班级文化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能够熏陶学生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滨河孙勇
班级文化的建设有这么复杂吗?所谓“班级文化”就是能够体现一个班级的风貌特色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而已。我认为小学高年段的班级文化就是这样的。所以,高年段的班级文化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布置和完善。这样才是真正属于班级的,属于学生的“文化”。经常看到不少班级的老师和家长费尽心思地布置班级文化,当然要在家长中找到一两个擅长设计的不难,老师中也有不少好手,布置出来的效果也很美观,也总能得奖。但这个奖只是属于老师的,跟学生似乎没多大关系。又怎么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老师总是以自己的视角和想法去规范班级文化,想体现这个,又想表现那个,失去了真实牲和个性。我觉得老师要学会放手,让班级文化建设更自由,更真实。
安芳胡汉云
班级文化是班级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包括桌椅摆放、板报设计、展示评比等班级环境文化,也包括班级制度、行为规范等隐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精神品格,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还能够帮助班主任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在培训中,我了解到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为班级发展目标服务,在不同的阶段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我认为班主任需要具有递进式思考的可持续的教育主张,才能在基础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比如低年段的学生可以增加班级制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班级文化建设,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及和同学相处。而对于高年段的学生,可以增加学科知识、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在学业和品格上有更高的追求。
北斗王春虹
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结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这种文化是在班级的共同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产生战斗力;良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班主任以及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一般说来,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一般说来,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实践证明,优美的班级物质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但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
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我认为建设班级“软文化”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规范自律的班级环境;2提升精神文化,创建团结奋进的班级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创立有效的班级奖励制度,成立合作学习小组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学生逐步由他律发展为自律。通过班级目标,班训班徽,班队会等形式凝聚班级文化,营造班级气氛。
布心张晓敏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精心打造的班级文化,有利于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身为班主任,我们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1、卫生永远放第一位。开学第一周,手把手教会孩子们做值日,包括地板、窗户、窗台、桌椅和卫生工具的摆放等等,我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值日小组每日三扫,同时有相应的班干部进行加分扣分,监督全班同学全天保洁。2、办好展示板和黑板报,让黑板报成为班级最美的地方,班级的门面,我分小组轮流出板报,期末评选出最佳板报小组,给予奖励,以此促进孩子们参与设计板报的积极性。3、制定明确的班规,加分扣分制度,每一条都有详细的说明,也有相应的班干部进行监督登记,每周一汇总,评选最优小组,分数最低的小组周末写总结。以上是我的几点做法,但我觉得远远不够,特别是隐形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改进。
布心王琳
今天,来自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东山学校的种劲老师跟我们分享了《班级阶段性发展规划中的班级文化建设》,种老师一开始点明了自己对班级文化概念的概括:班级显性的环境文化,隐性的管理文化。我对此深以为然的同时,也反思自己在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及忽视的领域。身为班主任的我,当然知道班级文化是具有强大功能的,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情况下,我也肯定会确定班级的班徽、口号、班规等等,也会做一些班级环境布置。但是, 细想下来,我并未充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因为我更多的只是重视显性的环境文化建设,而未能有效利用这些显性的物质文化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让我的班级文化具有更强大的教育功能。当然,通过自省,找到问题,知道不足,正是促进发展的好条件。我想,我会多看、多问、多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我班级文化的建设成果。
碧波王胜男
班级文化是班级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包括桌椅摆放、板报设计、展示评比等班级环境文化,也包括班级制度、行为规范等隐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精神品格,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还能够帮助班主任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在培训中,我了解到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为班级发展目标服务,在不同的阶段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我认为班主任需要具有递进式思考的可持续的教育主张,才能在基础上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比如低年段的学生可以增加班级制度、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班级文化建设,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及和同学相处。而对于高年段的学生,可以增加学科知识、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在学业和品格上有更高的追求。
滨河新港黄汝钦
在本次培训中,听完种劲老师的课后,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与措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环境的建设首当其冲,而在班级环境建设中,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百仕达金春阳
有幸聆听了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东山学校种劲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班级阶段性发展规划中的班级文化建设》专题报告。种老师的讲座让我对班级文化有了新的认识,除了日常的教室环境布置,更是班级内部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比如种老师根据男女有别的特点,制定了男孩节和女孩节,在男孩节时举行了陀螺大战我能行和纸飞机大赛,在女孩节时举行了才艺秀秀台。在班级读书活动中,也照顾到男孩女孩的特点,为他们挑选不同的书单。在课间操和运动会中,男孩、女孩的动作也有所不同……听到这里,心里莫名的感动,老师们用心育人,孩子们幸福满满。作为老师的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在课堂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也要重视这一点,根据不同孩子、不同性别,帮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给他们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