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世界上唯一一头雄性白犀牛苏丹去世了。
刚好前一天,我一个人去看了一场话剧,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没想到意外地享受一个人看剧的过程。
不算大的剧场,不算顶尖的舞美灯光,但一群演员在台上用台词,用对话撑起整场剧,还是让人感觉到铿锵有力。
《恋爱的犀牛》原著是廖一梅,我看过廖一梅的不少作品。《像我这样笨拙地活着》《柔软》《琥珀》《恋爱的犀牛》。
《恋爱的犀牛》里,明明和马路的感情很击中我,可能因为我第一次网上看《恋爱的犀牛》就是郝蕾那个版本的吧。
郝蕾是我心目中的文艺女王。她身上那种有点颓废的,具有破坏性却不失可爱的,激烈的性格和特质让我找到共鸣。
谁能在爱情里保持完全冷静?谁不曾歇斯底里?《恋爱的犀牛》里的女主角明明,面对爱情偏执且直接,让我觉得她纯粹又独具魅力。
或许我对扭曲和强烈的情感总有一种着迷的喜爱。
马路为明明写的诗,还有用他自己饲养的犀牛来引起明明注意,也分外可爱。他是个没有办法,所以只能无所不用其极去追求明明的大男孩,就像他对明明的表白:
"我想给你一切,可我一无所有。
我想为你放弃一切,可我又没有什么可以放弃。"
我在自己手机备忘录里翻到以前记下来的笔记,时间差不多刚好是三年前的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我应该是刚看完《恋爱的犀牛》纸质版,三年后的现在,我看完了更迭了不知道多少代的现场版话剧。
话剧中有一幕是明明一直向前奔跑,却始终留在原地。四周烟雾弥漫,背景音响起了郝蕾也曾演绎过的,《恋爱的犀牛》的主题曲“氧气”。歌里那种呐喊到极致的感觉,和明明的爱情纠缠在一起,让人窒息。
如同缠住脚腕的海藻,把你拖入深渊。
如同冒着热气的沼泽,让你深陷其中动弹不得。
但你就是欲罢不能。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
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
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
我都快已经走到了所有路的尽头"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隐藏在《氧气》名字下的这首歌的真实名字叫《做爱》。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
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
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
我都快已经走到了所有路的尽头
对我笑吧笑吧
就像你我初次见面
对我说吧说吧
即使誓言明天就变
享用我吧 现在
人生如此飘忽不定
想起我吧 将来
在你变老的那一年"
这段歌词描写的是什么过程现在都显而易见了。当我了解到这背后的“玄机”之后,才发现我对明明这个角色,对《恋爱的犀牛》这部剧有莫名attachment的原因。
因为这部作品描写的就是,在十几二十岁的年纪里,无处安放却又四处弥漫的激情,荷尔蒙,年轻的无知,偏执,还有你以为可以救你于水深火热的一段爱情。
你去爱,就像没有明天。
你的爱,具有破坏性;而对方的回应,又具有修复性。
上一秒刚死去的心,下一秒就又能鲜活起来。如此反复拉扯,你却乐此不疲。
哦对,还有女性对于取悦自己的意识觉醒。你发现一些事,能带给你长足的满足感。
当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只沉浸于自我,你的世界在那时那刻没有旁人。
这种满足感,可能来源于你人生中的第一根烟。
第一杯让你tipsy的酒。
第一场酣畅淋漓的sex。
第一次让你飘飘然的【自我探索】
第一圈坚持下来的长跑。
第一首让你摇头晃脑停不下来的摇滚乐。
当你一遍遍触碰到可以自high并得到快感的边缘和范围,你规避自我被他人掌控的能力就越强,就越能自如地和自己相处。
除了《恋爱的犀牛》,另外让我同样印象深刻的,是廖一梅在另一本书,《柔软》中写的那句,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我一直记得这句话。所谓的了解,不是我知道你的生日星座血型,了解你喜欢哪道菜,习惯哪种姿势,而是我了解了人性的脆弱和善变,并深谙人性的不可拷问性,所以对身边的人多了一份尊重般的疏离和感同身受,并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你我之间的差异,且能与这种差异和平共处。
可惜我还没做到。
罗曼·罗兰不是说过,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爱情。
或许这世上也只有一种真正的浪漫主义,就是看清了爱情的本质还依然相信它。
爱情它并不纯洁无暇,也并不独一无二。你很清楚这点,但不管经历多少,你仍然对这两个字心驰神往,相遇时仍可以不究其宗。
不过矛盾的地方在于,“人性”不应该成为爱情,或任何事的开脱及逃避的借口。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去压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而不是披着“人”的外衣,枉顾规则和底线。
当有一天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的时候,还是应该选择及时止损,而不是去相信“人性本是脆弱”这样的说辞啊。
如果改变他人了解他人太难,至少先做到忠于自己和取悦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