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之后,从13到109小节为呈示部,呈示部又分为主部和副部两个部分。
从13到52小节,共40小节为呈示部的主部,主部主题从13小节呈现,经过了引子的彷徨不定,主部主题现在坚定地呈现在C大调上,这个主题前两小节最后一拍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从属音到导音,节奏为附点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形成力量从下向上的传导,接着稳定在主音上。第15小节,这种力量蓄积再传导的频率加快,16小节形成了稳步向上的状态,17小节达到一个高峰,17小节木管上的主音在18小节上升了小二度,完成了主题第一次上升的努力,并为第二次努力打下了一个更高的基调;第二次的上升就在升高了大二度的D大调上进行,完全是第一次主题的提高大二度的模进,这次上升的努力一开始进行的比较顺利,从19小节到23小节,似乎已经稳定地站在D大调上了,但24小节又将它压回了C大调。既然改换门庭,从高大二度的调上上升的通道走不通,那就继续在原调上努力吧。从25小节开始,旋律从C大调属音开始,并且有意识地避开主音,在属和弦的基础上,用主题的模进方式继续探求上升的通道,这次的努力终于奏效了,成功地登堂入室,进入了光明宽敞的殿堂之上。从33到40小节,可以感觉到大殿里明朗的气氛和人们热情的召唤。41到44小节,感觉到了主人公被接纳的激动情绪,他喋喋不休地和每个人说话,介绍着自己,嗓门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从45到52小节,主人公已经和大家达成一片,整个大殿上发出的是一种声音,是一种自信的声音,此起彼伏,坚定地在大殿上回响。
53到109小节是呈示部的副部。53到60小节,两位体态秀美的宫女一左一右,袅袅婷婷地走进大殿,人们向两旁让开,让出一条通道来;61到68小节,更多衣着华丽的内侍走进大殿,整整齐齐地站立在通道两旁;69到76小节,大殿里的人们热情洋溢,情绪激动,一定是大人物要来了,大家翘首企盼,渴望能够一睹大人物的真容;77小节,突然,人们安静了下来,除了角落里有几个不知趣的在低沉着声音说话,能够听到的就只有飒飒飒飒的脚步声了;79小节,那个被人们期盼了很久的,高贵而优雅的身影,走进来了,人们不由自主地向前簇拥过去,就连那几个在角落里低沉着声音说话的人都被吸引过来,他们一边不停嘴地说着话,一边向人群中间挤去;88小节,我们听到了主人公的声音:“我在这里,我崇拜你……”但他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鼎沸的人声之中了;92小节,我们只能感受到身边一波一波像潮涌一样的力量把自己向前推去;100到109小节,由于侍卫整齐地排列在中间,人们也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所以通道依然保持得很好,大人物优雅地行进在通道之中,不时向人群中轻轻地挥挥手,或者向某个方向微微地颔首微笑,迈着平和的步伐,穿过了大殿。
听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奏的版本,呈示部没有按照传统重复一遍,而是直接接下去了,因为主人公已经登堂入室,大人物已经登场,这个过程没有必要再重复一次,故事应该接着向下进行了。
可是又有一个疑问:既然这样,那作者的总谱上为什么还是标明了呈示部的重复呢?要么是作者第一次写作交响曲,尊重规则,按传统创作,所以不能违反规则;又或是卡拉扬和我对这个部分内涵的理解根本就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景。总之,此处可以存疑,留待更进一步学习思考,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