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打了一个顺风车,上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老妈和两个儿子。两个小男孩大的5岁左右,小的一岁左右还不会说话走路,刚开始的时候车里还很安静让人还能稍微眯一会儿。
开车不到十分钟老大就和老二打起来了,原来两个人在争抢一个奥特曼的面具。其实刚开始这个面具一直攥在老大手里,被弟弟看见了哭闹着就要抢。奶奶试图拿别的玩具分散老二的注意力,没用话都不会说的弟弟也对着哥哥乱吼一通,伸手来抓。奶奶看老二哭的厉害,老大不肯松手便嘴里劝着老大,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弟弟,手里便开始帮弟弟夺这个面具。
哥哥哭着不肯撒手,嘴里委屈的说道:“这个面具是我的....”最终弟弟在奶奶的帮助下抢到了面具,我看见了哥哥委屈的眼神里面泪光闪闪,这种情况绝不是第一次了。全程在前面开车的爸爸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车里吵闹声达到顶峰的时候喊了一句,“都不要吵了”。
5岁的孩子基本已经会察言观色了,大概弟弟来到了这个家庭后,所有的人都让他让着弟弟。可是他也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之前也是被大家捧在手心里的,又谁去关心过他在想什么?老大一定要让着老二吗?一定要事事让着吗?二胎家庭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爸爸妈妈在家里要设定一些规则,比如谁先在玩的玩具就暂时属于谁,不能因为你是小的哥哥姐姐就必须让给你。比如前面那个小男孩,他抢到那个,面具之后立马丢在一旁,他并不是想玩,他只是喜欢从哥哥手里抢东西的感觉。这大概是大部分孩子都有的心理,总觉的别人手里的更好玩。可是作为大人我们不能助长这种气焰,让小的觉的大人会帮他抢东西,时间长了他会有优越感,而老大则会心理很受伤,觉的爸爸妈妈更爱弟弟妹妹。
同时,父母不必事事参与,有的时候孩子自己之间就能处理好一些小摩擦。他们有自己处理事情的特有角度。当大人以成年人的角度来处理矛盾的时候,很多事情反而会复杂化。比如去年过年回老家的时候,一群小朋友聚在一起玩秋千,大家都想先玩和玩的久,要怎么办呢?后来小朋友自己之间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顺序和玩多少下,大家都按规则来玩,气氛其乐融融。如果是大人来处理,可能就会说让弟弟妹妹先玩吧,他们还小应该让着点。
最后,父母可以试着和老大建立特别的亲子时光,比如每周六下午就是属于妈妈和大宝的约会时间。这个时间妈妈可以带着大宝去公园,游乐场玩,总之这是只属于大宝的亲子时光。其实父母的精力有限,有了二宝以后难免会疏忽大宝,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大宝知道爸爸妈妈是爱他的。这份独有的亲子时光会温暖着他,让他知道自己还是被爱的。
一味忍让妥协的孩子会变的自卑,久而久之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深远。所以别动不动和孩子说,你是老大,要让着弟弟妹妹了!
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