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卡夫卡终其一生,都在思考个体如何融入整体生活,并因此引发的荒诞及焦虑问题。当然,只有那些心思敏感者,才会对其名满天下的文字产生深切的共鸣,至于那些脑满肠肥的虚度者而言,卡夫卡的存在可能就根本不值一提。
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事关人类彼此心灵的沟通并非不可能,而是实践起来艰难至极。当索尔仁尼琴在其88岁那一年仰天长叹,并得出人与人之间无法真正沟通的悲观结论时,结合他的生平过往,人们都晓得,这句话背后肯定隐藏了许多曲折而又辛酸的故事。对此,雨果的看法则更为简洁,因为他直接表明,自己只是喜欢人民,但却极度讨厌乱哄哄的群众。
对于一个严肃的写作者来说,不论他自认心力如何强健,要想在缺乏同道的情况下,于真正的生活中完成属于个人的超脱与恩典,就像是肖申克的救赎那样去选择和生活,基本上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使命与任务,因为这种彻骨的孤绝感普通人根本就无法去领略和承载。
真正为众人抱薪御寒的人,应该属于像老子或尼采那样的人。但他们的结局却是一个飘然归隐,一个陷入疯狂。但不论如何,至少其遗留的文字为人类的存在,树立了一个方向或典范。没有这种人存在,万古如长夜就不只是一个假设,而是一个真正的实在。另外,我坚信,这个判断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