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快速学习的三个工具后,学习事半功倍,如果还能“偷师学艺”就会锦上添花。
“偷” 如果只从字面去解读,是贬义,好像去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这里的“偷”更想强调的是做个有心人,在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学习对方的优点,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让其他人完全看不出痕迹。
“偷”还有一层涵义,那就是前辈或老师并不知道可以教授给你的是什么,因为他自己本身处于学习的最高境界---无意识有能力的状态。对于已经成为大师的人来说,往往更谦卑,不以大师自居。他们并不是不想教,而是真的不知道应该教什么。所以,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论是正式拜师学艺,还是把大师当成自己的榜样,追随者只能在大师的影响下,耳濡目染、各取所需,学习为自己所用的部分。
很多艺术家都是从模仿大师的作品开始,在融入个人的创意和风格后,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据说拉斐尔就是看到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初稿,被深深地震撼并模仿其画法,所以他的肖像画也多以突出左侧脸为主。年纪虽轻,却与达芬奇、米开兰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当然,也有人只会照猫画虎、东施效颦,不但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还会戴上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的帽子。
毕加索说:“拙劣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取。”
关于偷取和剽窃我听到的最佳解释是“ 拙劣的艺术家终究摆脱不了被模仿者的痕迹,缺乏精神上的内涵,而伟大的艺术家剽窃作品的内涵,形成另一种和谐统一的个人风格和独特魅力。”
因此,在快速学习的阶段,跟随一位好老师,从他身上学习那些你欣赏并希望自己拥有的特质,并结合自己的特点,未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独一无二的你。
还有一个向他人学习切记的一点是问出好问题。一个好问题是经过自己自己独立思考后依然找不到答案的,而不是不经自己大脑思考随口就问,并且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问。当被问及“你为什么想要问这个问题?” 时,一定给出充分的理由和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唐突地表达“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
有的人甚至把问问题当成在公开场合小型的演讲来展示自己的机会,问题很长,始终不切入正题,更是万万要不得。
三人行,必有我师。从每个敬仰的人身上学习一个亮点,你就会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