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花样年华》
1
周先生(周慕云)和陈太太(苏丽珍),租住在同一层楼内的两个单元。两对夫妻,都很忙碌。周太太经常出差加班,陈先生也是经常出差去日本不在家。两个房间的人,更多的时候只是独自在家。
房东孙太太、帮佣王妈、租户顾太太与顾先生,再加上周慕云和苏丽珍两家。和睦的邻居们经常围坐在一起麻将、闲聊,公共的厨房空间更成为太太们交流的场所,家长里短,熟络又缺少秘密。
2
两个人的第一次约会喝咖啡,是周慕云住主动电话邀约的。难道周慕云只是想问苏丽珍的皮包在哪里买的?其实他早已知道自己太太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皮包。苏丽珍也已察觉,自己先生有一条同周先生一模一样的领带。两人其实已经心知肚明,两人的另一半偷情走在了一起。
那么此时周慕云的邀约就显得特意和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了,他就是想要报复,报复出轨的妻子,报复和妻子在一起的苏丽珍的丈夫。用同样的方式让苏丽珍和自己在一起,是他想到最合适的方法。
晚上喝完咖啡,两人漫步在无人的小巷里,一起向家的方向走去。巷内灯光昏暗。墙上一扇扇窗户都被铁栅栏封的死死的,俨然一座座的牢笼,将屋内被婚姻困住的人囚禁,无法冲出。
时间已经很晚了,两人却都不着急回去。苏丽珍问周慕云“这么晚不回家,你老婆不说你吗?”苏丽珍“早习惯了,他不怪我的。”周慕云“你呢?你老公不说什么吗?”苏丽珍回应“我想他早睡了。”
一个想报复这婚姻,又出于道德的约束,内心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另一个才刚正视这不堪的婚姻。
两个场景,是苏丽珍和周慕云内心所想,又是辗转、反复、犹豫不决的矛盾挣扎。
场景一:周慕云“今晚别回去了。”直接拉住了苏丽珍的手。
场景二:苏丽珍,低头浅笑,勾动着手伸向周慕云。又突然转过身去,背对着说“但是,我真的说不出口。”
“事到如今,谁先开口,有什么所谓?”
是啊,没什么所谓,出于对另一半的报复,身体的出轨不是真正的出轨。但是显然道德的高地还未被占领,最终都各怀心事的悻悻然归家。
3
两人第二次的约会,一起相约去吃牛排。这次是假扮对方另一半的游戏。这么无聊的游戏,发生在两个成年的已婚人士身上,他们是有多无聊?不是无聊,是无爱,是绝望!
“我想知道你老婆喜欢吃什么?”“那么你老公喜欢吃什么?”
此时的两个人只是在重温自己的婚姻。把对方假扮成自己现实婚姻中另一半。看起来是多么的可悲,依旧流连在已不存在的温情里。
在回去的出租车上,周慕云伸向苏丽珍的手,被苏丽珍躲开了。周慕云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明晃晃的,醒目且刺眼。
4
若说之前包包和领带是巧合与猜测,那么这次就是实证了。
王妈不识字,看到信上贴着日本邮票就拿给了苏丽珍,以为是陈先生寄来的。谁知。是周慕云的信。信中周太太说自己出差去日本了,而陈先生此时就在日本。
可见这是事实了!
“你猜他们现在在做什么?”
是各自的另一半,将他们彻底的推到了一起。是报复这婚姻,还是寻求婚姻外的慰籍?
不得不说,影片在触及两人情感的场景中,用的都是红色的基调。酒店的走廊中红色的地板、红色窗帘,房间内红色的壁纸,红色的灯罩,床上的红色床品,以及苏丽珍赴约时身上红色的旗袍。
热情、大胆、喜庆、与爱情有关的红色,在这里,反倒烘托出男女主人公此时深陷道德的煎熬,内心的激烈的燃烧着的火焰和表面情绪的漠然、压抑,形成剧烈的反差。
从酒店出来,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出租车上,关心的询问,更说明了心情的糟糕。是对自己另一半的报复,也使自己深陷道德的煎熬!
5
又是在屋外的巷子里,灯光昏暗,墙壁斑驳。同是孤独寂寞的两个人,一个独自回家,一个外出觅食。
她并不是因为加班,而是实在没事做,看了场电影。可是电影并不好看,只是为了排解烦闷。
他,也是一个人,连晚饭都没想起吃,直到饿的不行才下楼去觅食.
已经变成惺惺相惜的两个人,对婚姻的现状都已经绝望。苏丽珍觉得,如果不结婚。一个人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结了婚就不一样。有时候想想,如果不结婚,可能会比较开心,没有想到婚姻会如此的复杂。
周慕云,只是刻意的去逃避现实。又不是自己的错,没有必要因此沉沦下去。每天问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是浪费时间。
这是第二次在导演的镜头下,透过牢笼般的铁窗交谈。似乎两人已经开始享受用这种方式缓解对婚姻的失望,让这个牢笼不至于使自己窒息。
话题也从对婚姻的失望转移到共同的爱好武侠小说。周慕云这几天一直在翻看武侠小说,并且已经自己写了开头,他希望苏丽珍可以同他一起阅读讨论,一起创作。
难道周慕云觉得之前的报复还不够,要变本加厉?不仅是肉体的报复,更要让对方在情感上也出轨,这样才彻底。
两人分别在各自的房间,伏案奋笔。同一时间,做着同一件事。此后的每天苏丽珍都去周慕云家里,阅读交流写作,这成了除上班外最重要的事情。
直到一次,邻居顾先生喝醉,被提前送回家。终于把苏丽珍堵在了周慕云家中,无法出门。毕竟邻居看到会乱想,还需谨慎为好!
周先生家也被导演安排成红色的基调,红色的墙纸、红色的薄毯、红色的灯罩,这种热烈暧昧的氛围也揭示了两人内心的起伏波动,不仅苏丽珍,周慕云也开始动心了。
6
第三次的小巷交谈,镜头又是穿过铁栅栏望向两人。是一次约会过后闲谈,周慕云拿到了稿费,并且想再多写一家报纸。有了上次被堵在家中的教训,顺理成章的,周先生说出了自己想另找一个地方专门写作,苏丽珍太以后过去都会方便很多。虽然周先生嘴上说他们之间没什么,只是不想别人误会,但是内心和表情早已出卖了他,越是掩饰,越是明显。
接到朱生的电话,苏丽珍前去赴约。出租车上,苏丽珍轻抚嘴角,心中似有一丝犹豫。
又是红色,宾馆红色的旋转楼梯、红色的窗帘、红色的外衣。苏丽珍急切的脚步暴露了她赴约的心情,尽管如此,她依然挺住脚步,弯腰扶住栏杆,认真确认的了自己的心意,才又继续快速穿过旋转的楼梯、悠长的走廊。
虽然只是生病后的探望,但是心境早已不一样了。“我没想过你回来。”“我们不会跟他们一样的。”是自欺欺人吗?是的,本以为只是简单的报复,实际已经逐渐爱上对方,周慕云挣扎着不想承认。
7
写作、交流,成了家常便饭,每日必不可少。
苏丽珍依然无法接受,假若自己先生干脆的承认外面有女人。她抑制不住痛哭,伏在了周慕云的肩头。被风吹动的红色窗帘,镜子的反光,将这事风一样地吹出了房间,果然是“没有不透风的墙”!
邻居孙太太在走廊适时的提醒,说明两人的感情,已经被旁人察觉。
几日短暂的别离,让两人都怅然所失。再次的相见在一个瓢泼大雨的夜晚,两人在巷子中避雨。
冷雨浇透了周慕云,此时的他更矛盾了,本来是怕苏丽珍退怯,想再次抓住并拉回她。
他告诉苏丽珍自己想买一张去新加坡的船票,去那边过一段时间。这是他准备好的欲擒故纵的计划。他承认自己以前也是觉得两人之间没有发生什么,所以不怕别人说闲话,相信自己不会像他们那样。但实际上,是会的!说着说着,周慕云自己也眼光闪烁狐疑,自己口中原本为了报复的谎言,怎么慢慢变为真实的爱恋。
两个人的感情在不觉不知不觉中就开始了,两人都没有想过对方会真的喜欢上自己。
雨天阴郁的气氛,巷子中惨白的灯光下,透过铁栅栏交谈的两人。
“分手吧”,周先生松开了紧拉着苏丽珍的手,扭头转身离开,留下她一个人落寞。
可能两个人都曾想象,或许这样才是分手的样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周慕云并没有松开手,而是拉的更紧了。苏丽珍拥进着对方怀中痛哭起来。镜头转向周慕云的脸,却是面无表情、阴郁、若有所思的样子。
出租车上,苏丽珍轻柔的说今晚不想回家。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周慕云无名指上的戒指,依然亮晃晃的,醒目且突兀。
8
收音机中传出点播歌曲的声音,在日本的陈先生点给自己的太太,祝她生日快乐!周璇的“花样的年华”缓缓流出。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不管是谁先说,都是两人的内心独白。
周慕云倚在墙边,背景一片红色,嘴角只淡淡挤出一丝作茧自缚的苦笑!
9
三年后,苏丽珍再次回到香港,还是之前的租屋。曾经的邻居都相继搬走,物是人非。苏丽珍站在窗前望向以前的房间,眼圈泛红,含着热泪。
周先生也一个人回到了曾经的租屋,可惜邻居都已搬走,只打听到曾经苏丽珍的房间现在是一个女人独自带着孩子居住。周先生驻足停留在房门前只是望了望,便移步走开了。
10
“你知不知道,从前的人,要是心里有了秘密,不想别人知道。他们会跑到山上找一棵树,在树上挖个洞,然后把秘密全说进去,再用泥巴封起来。那秘密就永远留在那棵树里,没人知道。”
周慕云一个人前往柬埔寨。对着树洞,说出了心中的秘密,用泥巴将树洞封住,将这个秘密永远的埋葬。
一场错爱就是从错误开始,便要在错过结束。明明就是那么不单纯的一段感情,从报复开始,到最后彻底的出轨。怎么可以让他们最后幸福呢?虽然很多人随着导演的镜头,慢慢的品味男女主人公的内心,开始希望他们能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这不符合道德伦理的标准。
影片最后,字幕出现“那个时代已过去,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是啊,属于他俩的时代是真的过去了,让生活回归正轨才是婚姻应有的样子!
号外:
1、26套旗袍简直太美了!即使对剧情不感冒,也应该为了摇曳生姿的张曼玉看这部电影!
2、千万不要招惹热爱写作的人,杀伤力太强,不是你我之辈可以抵挡的!
3、60年代的上海风情浸润到每一个毛孔里,缓慢的节奏、市井的气息、法式的浪漫、温柔摇曳的太太们的腰肢。
4、再次说下那浪漫的情调,精致的绿色咖啡杯碟和牛排盘,真的是细节取胜!
5、谁再说红配绿赛什么来着?绿色旗袍配红色家居背景,美得......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