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妈妈问我,宝宝十个月大了,老爱吃手,试过抹芥末,可他一边哭一边搓手,味道就掉了,还试过戴防吃手手套,结果戴着手套也吃……现在真是没法子了。
我看了沉默了一下,既心疼宝宝受的这些“磨难”,又能体会妈妈的担心:
万一宝宝把细菌吃进去了,会不会生病?
一直吃手会不会影响面部发育进而影响颜值?
到底要不要干预,要的话要怎么干预呢?
等等。
真可谓操碎了老母亲的心啊。
但宝宝吃手真没必要这么紧张,因为这反而是他们成长的表现。
其中的原因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
从生理角度来说,婴儿期大脑发育需要更多感觉刺激信息输入,这样通过吃手宝宝就能自己完成感觉刺激。而且,吃手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包含了手眼协调、手指分化等一系列能力发展,所以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春阳才说:“如果宝宝两三个月了,还不会将手放到嘴里,反而有可能存在问题”。
从心里角度来说,婴儿的手指头和妈妈乳头的口感是差不多的,一直叼着乳头不太可能,所以没有满足的吮吸欲望他就会通过吃手来满足。另外,吃手也是宝宝安抚自己的表现,当他们饿了、害怕、困倦的时候,吃手能让自己得到安慰。
当然这里指的是0-1.5岁的宝宝,如果再大一些还是频繁吃手的话,确实可以干预,因为可能会有影响宝宝面部发育等等问题,如果孩子还小,及时给他清理小手就好。
那位妈妈看了我的话后松了口气,不再执着制止孩子吃手了。
但我的心却没因此放松,因为这样的问题我不止一次被问了:
我们因为旧有的错误观念,把孩子本来正常的行为被当做“问题行为”去干预,结果非但没有制止这些行为的发生,反而伤了孩子的心,造成更大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所以,下文基本上涵盖了所有0-6岁孩子会被“纠错”的正常行为,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在养娃的路上少走一点弯路。
1-4岁口吃
“妈妈,我、我、我……”
“我什么我,好好说话!”
相信这一幕对很多孩子有口吃问题的家庭来说,并不陌生,看着孩子半天吐不出一句话,急得我们真想替孩子把话说了。口吃影响社交,反过来,就怕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所以怎么能不急呢?
但现实是,你越急他反而越严重。
原因就要从为什么口吃讲起了:2岁多的宝宝正处于语言爆发期,但他们的神经生理成熟程度却落后于情绪和智力活动所需要表达的有关复杂内容,也就是说想说的话找不到适合的语言来表达,说话就会停顿、重复。
这时候,我们越关注他的结巴,他就越紧张,恶性循环就形成。
所以不管反倒是最好的办法。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哦)
另外,只有1%会发展成永久性口吃,大部分都自愈了。
所以7岁以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一点耐心地陪伴,如果7岁以后口吃还是很频繁,才建议去治疗。
2-3岁叛逆
俗话说,三、六、九,狗都嫌。意思就是这三个年龄段的孩子,狗看了都烦。英文里还用Terrible Two(可怕的2岁)来形容,可见这个问题有多普遍了。
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原来听话可爱的孩子,变得像小魔头一样,你说啥都要跟你唱反调呢?
因为这时候是他“自我意识敏感期”,喜欢通过“不”“我自己来”,赖彰显他的力量;另外,思维大多是单向的,还不会变通;同时语言能力还够不上思维能力,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我们误会了他就急,但又只会通过哭闹的形式表达……
所以看到的就是一个“狗都嫌”的状态了。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
1、 理解他
他不是故意要和你对着干的,只是他成长的阶段。
2、 让他做选择
比如孩子不肯吃饭,可以问他“你要现在吃还是待会吃,吃饭还是吃面”等等,让他选择就是顺应了他想要自己做主的需求。
3、 先情绪,后道理
对于那些不能提供选择的事,比如宝宝想玩火,我们要温柔地坚守住底线。也就是先接纳他的情绪,允许他发泄,再讲道理。
2-3岁撒谎
之前有个妈妈问我孩子才三岁就会撒谎了,怎么办?
她说回家的时候看见沙发上都是饼干屑,孩子站在她旁边说,是爷爷吃的。可爷爷根本不吃饼干。
她很担心,这长此以往下去,还不得成个大话精啊。
我赶紧和她说,孩子会撒谎,其实是好事。
原因有二:
1、 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现象
心理学家做过实验,把3岁孩子单独放在有摄像头的房间,告诉他们不可以偷看桌上的“惊喜玩具”,然而几乎所有孩子都看了,可是在研究人员问他们有没有看的时候,却都说没有。
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做过一份关于孩子说谎的研究报告:说谎是每一个3-4岁孩子所必经的阶段,2岁时,20%的儿童会说谎,3岁时达到50%,4岁时接近90%。
2、 这是情商高的表现
说真话时会触动额叶、颞叶中等4个脑区,而说谎时则会触动包括边缘系统等7个脑区。
因为谎话时,既要观察对方的反应和表现,又要让自己说的话有理有据,看看有没有漏洞和破绽。所以,这时候,孩子的大脑管控系统非常忙,要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个谎言。
所以,撒谎是情商高的表现。
当然了,也不是说不撒谎的孩子情商就低,不要过度解读哦。
另外,虽然这是好事,家长们不用太过担心,但不是说我们就不用管了,因为谎言也分几种情况:
1、想象力与现实错位导致的说谎。(无意识的)
2、故意的、目的性的说谎。
3、为了逃避惩罚或为了得到奖赏的谎言。
第一种一般是2-3岁,分不清现实和想象而撒的谎,无须担心。后面是大一点的时候,这时候需要注意了,因为谎言是孩子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一些更好的方式。
2-6岁不愿分享
之前看电视看到这样一幕
看到这里真替这个宝宝委屈,不懂得分享,其实和道德无关,是孩子进入“物权敏感期”的表现。
2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孩子会产生“私有”意识,会靠抢夺的方式占有,特别重视物品的所有权,并爱用“我的”宣告主权,且拒绝分享。
这个时期对孩子非常重要,因为他开始区分“你的”、“我的”、“他的”,明白自己与他人的边界,这样才能既维护自己的权益,又尊重他人的边界。
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自私”等标签来强迫他们分享,这样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心理伤害。
我们要做的是理解他们,在孩子不愿意的时候,和他站在一边,告诉别人:“不好意思,他不同意”。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当然不强迫孩子分享不代表纵容,而是用鼓励和引导代替强迫。
2-4岁不合群
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之前也有不少家长问过我,我都会先告诉他们,不要太担心,是正常的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爱和人玩,大体上就是两种情况:
一是,年龄还小,孩子要4岁左右才开始合作游戏,之前都是习惯一个人玩。而且很多孩子才刚上幼儿园,分离焦虑也是一个因素。
二是先天的气质:气质是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个人特征,这是他们个人性格的底色。从9个维度,分成三个类型:容易型、迟缓型、困难型。
具体可以看看我们之前写的这篇文章,非常详细:
https://mp.weixin.qq.com/s/i33vXuuby74eDndLFOoXJA
这里要注意的是,先天的特质都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发挥他先天特质中优势的那一面,而不要一味避短。
如果还是很担心孩子的社交能力,我们可以多陪孩子玩,带着他和人接触,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自然就有了安全感。
0-4岁想要父母哄睡:
估计很多家长都听过“三岁分床、五岁分房”,但实践起来才道不容易:
你一走他就始哭闹,这样就不得不回来哄着,两间房往返几轮后,就不得不以失败告终,还是一起睡了。
可是不分房,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相信这就是很多家长苦恼的原因,不分怕孩子不独立,分吧,又狠不下心看孩子哭。
其实什么时候分房睡并没有严格的年龄划分,当孩子准备好了,就可以了,千万别心狠地把孩子关门外,这样只会加重孩子对分房的恐惧。
要知道,分房是迟早的事,这一天早一点晚一点并没有太大关系。
最后小七老师想和大家说,养娃路上诸多艰辛,不止对孩子对一点耐心,对自己也要多一点耐心,我们会一直陪着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