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5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发布《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指南(2014年修订版)》,旨在推动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利用。然而,时至今日大多中小企业,甚至是不少高校的科研人员,对于专利信息和信息利用的认识仍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经常听到的言论是:专利还有点用处,你的一堆报告,我要它干什么?或者,你的几页“纸”比专利文件还贵,这个不做,只要专利!
今天,重点用浅显的例子分析一下专利信息利用的相关内容。
1、专利与专利信息
专利(patent)从字面上讲,是指专有的利益和权利。“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技术信息的90%-95%。
专利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独占”与“公开”,以“公开”换取“独占”是专利制度最基本的核心,这分别代表了权利与义务的两面。“独占”是指法律授予技术发明人在一段时间内享有排他性的独占权利;“公开”是指技术发明人作为对法律授予其独占权的回报而将其技术公之于众人,使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获得有关专利技术的信息。
因此,对企业组织而言,专利是企业的竞争者之间惟一不得不向公众透露,而在其他地方都不会透露的某些关键信息的地方。因此,企业竞争情报的分析者,通过细致、严密、综合、相关的分析,可以从专利文献中得到大量有用信息,而使公开的专利资料为本企业所用,从而实现其特有的经济价值。
2、技术创新与专利信息利用
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极为庞杂。斯坦福大学的罗伯特 ▪A.伯格曼教授在《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一书中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是针对市场进行的技术开发活动,“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终极标准是在商业方面而非单纯的技术方面”。所以,在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技术创新主体关注的因素既包括产品技术的发展状况,也包括市场需求和行业竞争者的动态。
专利信息是集技术、经济、法律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通过对专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提炼,最后可以形成具有价值的创新或商业竞争情报,以及由此制定的商业战略规划。专利信息服务就是提供竞争情报,为创新主体创新决策提供建议的高端咨询活动。
3、专利战争与专利信息利用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尤其是,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专利战已经成为提升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进行商业对抗,获取最大经济利于重要武器。从广义,当事人围绕专利挖掘、专利布局、专利申请、专利确权、专利无效、专利侵权、专利购买、专利规避、专利许可、专利分析、专利保险、专利融资等进行的竞争活动讲都可以称为 “专利战”。
如果说,当今的市场竞争核心就是专利战,那么专利既可以看成是士兵,也可以看成是武器。素质不同的士兵,或者威力大小不同武器,可以比喻成具有不同保护范围的专利。因此,每个士兵根据情况,可以守护不同的势力范围,或者是开辟占领一定的地域,或是谈判中成为重要筹码。
专利情报对于战争的意义上不言而喻的,可以说一场战争的胜负,第一重要的绝对不是兵力,而那一堆分析报告——准确情报信息和科学的作战规划。
随着世界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 各国企业纷纷开展专利战略研究,而其核心正是专利分析, 即对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 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竞争情报,从而为企业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开发、产品上市、海外市场开拓等决策提供参考。
4、专利信息利用的具体内容
⑴、情报搜集。作战,第一要务是情报的搜集,目的是获取能总揽全局,预测未来的情报信息。情报信息,包括战场的地形全图,各方的兵力、动向、部署情况等。对应到专利地图或者创新地图,可以知道哪是技术热点?哪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对应产业链上游的核心技术、基础专利)?目前战略位置是空的还是已经被占领了?新的机会在哪里(对应技术空白点)?对手的兵力部署如何(专利的多少、结构、质量?地域等等)?
⑵、竞争态势分析。基于搜集的情报,做出态势分析判断。具体如下:
第一,敌方布控的位置?哪里兵力弱,可以突围?哪里需要规避?
第二,对于我方,哪里需要部署防御工事(我方的核心技术、基础专利)?哪里有绕道突袭的机会?如何在局部战场形成绝对优势(我方优势在哪里,如何在关键点密集布局,形成以小博大的局面)?
第三,有多少利益相关方?各自的属性(企业、高校、研究所)是什么?哪些可以作为我方的同盟军(核心专利在高校或者研究所,拿过来的机会就比较大)?专利引证关系分析——各方兵力之间的依存关系如何?机动性、灵活性如何?哪些可以用于牵制对手?哪里可能有风险,如何应对(预警分析与风险管理)?
⑶、行动方案策划。根据市场上的相关主体各自的情况和关系,市场环境、自身优势、劣势确定一个行动方案。这个工程涉及到专利分析、专利挖掘,最后呈现出来的是我方的专利布局规划和专利运营规划。比如,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和研发实力,重点是放在建立严密的专利网(加强防御),以提高竞争对手的规避设计难度和研发成本?还是重心落在反击能力和谈判能力上(针对对方的核心专利做好规避设计和包绕,形成对抗作用或者牵制作用的筹码)?或是,计划围绕行业技术标准,做好专利布局,把专利技术嵌入到标准中,规划一场更大的棋盘?
⑷、过程跟踪和风险预警。
对应研发过程定期的检索与跟踪,随时监控市场变动和竞争对手的动向,依据评判结果及时调整研发策略、优化研发路径。同时做好风险评估,通过专利分析确定竞争对手的优势及劣势后, 可选择性买卖合适的兵力(专利技术), 以辅助进行扩张和分散风险的决策。
⑸、提升专利品质。
前面把比喻成士兵,那么提升专利的质量就是训练士兵的素质。 高素质的士兵,一个人可以守卫的领地范围会尽可能的大一些,且对手无法找到他的漏洞,也无法突破他自己守卫的防线。更高层面上,这样的士兵,不但自己能打、能守,还能和战友打好配合战,要么把我方阵地守卫的固若金汤,并不断的拓展疆域;要么把对手包围的密不透风,以至于失去战斗力。
从这个角度也说明了专利的质量多么重要,如果说每个士兵都不行,都无法承担最起码的岗位职责,情报再准确、战略规划再正确,也无法保证获取胜利。
而专利的产生过程和专利品质的保证,都离不开专利信息的利用。
同时,团队的力量是远远大于个体的,如何把士兵打造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更是要运用好基于专利信息分析、加工而形成的谋略。
专利竞争,如同带兵打仗,必须在每场战争来临之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本行业的发展现状,敌我双方的专利竞争态势,并制定相应的专利战略。甚至有作者写成了《专利三十六计》,该书把专利策略和古代战争中的谋略结合起来进行了精妙而又生动剖析。例如,专利预警分析对应“打草惊蛇”、“知己知彼”;专利布局对应“关门捉贼”、“以逸待劳”;专利无效对应“釜底抽薪”;专利技术产业化对应的“树上开花”;专利拓展市场中的“远交近攻”等等;而所有工作的基础都是专利信息的加工和利用。
专利信息的利用能力,往大处说是关系国家产业发展安全,向小的方面说是关系到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竞争的成败。提升专利信息服务能力,推动专利信息利用,对企业明确产品研发方向、提高研发效率、形成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