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一生只上了两年学,却影响了美国200多年。
他出生于社会底层,靠着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成为了美国国父。
他是记者、作家、外交家、发明家,在许多些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死后,有2万民众为他送行,肖像还印在美国百元钞票上。
这个人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集万千光辉于一身的他,一生功勋卓越。他晚年把许多关于成功的方法,记录在了自传体小说《富兰克林自传》中。
他在书中写道:“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超越自己。”
深以为然。
人生要想变好,就要与人性对抗。在不断战胜自我中成长,在“反人性”的道路上不断地精进自我,升华自我。
01,凡事先做起来,不要拖延。
生活中,你是否有喜欢拖延的习惯呢?比如说,想做某事时,先玩一局游戏,玩着玩着就没有结果了。
说要打扫卫生,却在椅子上玩起了手机,玩着玩着一天就过去了。
制定健身计划,到时间又一拖再拖,等到最后又只能不了了之。
很多事情,你本想只等一等,缓一缓,等到最后,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
春秋时期,齐桓公想称霸天下,于是向管仲请教。
管仲回答道: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戒掉拖延,发奋图强。
齐桓公接受管仲的意见,但一转头又想偷懒。
管仲对齐桓公说:“有些事情就可以马上就办,不必改日做。”于是管仲就盯着齐桓公做完了应做的政务。
齐桓公虽有称霸的想法,却只会思考高大上的策略,在具体问题上缺乏行动。是典型的拖延症患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和齐桓公一样的人。凡事能拖就拖,拖到最后什么事都做不成。
做任何事,都要拒绝拖延。不要有完美主义者,说干就干,干不好没关系,先做起来再说。
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如果明天你有什么事要做,最好现在就开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