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片断五
阅读片段:
《不懂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p61-62
毫无疑问,拖延是一种坏习惯。那么,如何克服这种坏习惯呢?下文给出了三条建议。
◆限定完成期限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的人,可以试试给自己强行制定出一段时间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要将这份报告写完。
◆将任务进行分解,从最简单的方面入手
有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拖延是因为你手头的任务看起来有点巨大。你可以尝试把大的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循序渐进。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不会让自己有借口拖延。比如,你有一个车库要清理,里面堆满了纸盒和箱子,你可以每天从里面拿走一两个,一周过后,看似很巨大的工作就被分解做完了。
◆让别人一同参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你的朋友、同事或其他人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在这种氛围下,有助于你高效地完成工作。
作为公司的一员,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地设定工作期限,希望工作的完成期限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而后延。优秀的员工都会牢记工作期限,并非常清楚最理想的完成任务日期是昨天。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几年,拖延症俨然成了网络热点,社群论坛充斥着战拖的组织,大多数人都有过拖延的经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作为一个坏习惯,如何才能克服它呢?
在《不懂汇报工作,还敢拼职场 》的p61-62页的片段中介绍了改善拖延症的三条建议:
A: 设定期限
B: 分解任务
C: 邀人参与
拖延是一种习惯,要改掉一种坏习惯就需要创造一个对应的好习惯去替代它。所以事无巨细,生活工作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设定期限、分解任务、邀人参与这三个步骤去执行,比如生活中对洗衣服的拖延:①设定期限,今天20点之前必须洗完;②分解任务,从洗袜子开始着手,分解洗衣服的步骤,浸泡洗晾四部分时间安排;③邀人参与,可以求助家人,分担任务。按照三个步骤来执行,是不是好多了呢?
当然,拖延常常是开始于你生活中的小事,不想下楼,不想运动,不想看书;然后慢慢越演越烈,让你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情开始变得拖延,年底了,看看你的年计划就知道了,甚至很多大龄青年的单身问题都或多或少跟拖延有关。
我只举了一个简单的拖延例子,相信很多人开始对号入座了,很多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拖延不自知。或许哪天你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除了内疚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一切如旧。今天这三个战胜拖延的建议,简单易操作,是时候对自己的拖延说再见了。
A:拆为己用:
想想你近期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拖延问题,总是一大堆事情等着你去做,但是就是不愿意去做,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然后一事无成,反而变得更加焦虑,无法摆脱这种恶循环。为什么会出现拖延的问题?工作生活中哪些拖延让你变得更差了?如果不拖延,你今年都会完成哪些事情?用今天学习的段子,怎样去改掉拖延的坏习惯?
--------------------------------------------------------------------------------------------------------------------------------
A1:
说到拖延症,我”好像“找到组织”一般,自己在拖延症这一点上是出名了的,一方面确实是惰性导致,另一方面是纠结性很重,所以事情不管轻重缓急,总会有拖延。
之前自己有做时间表,没有按照轻重缓急来划分,但是具体了执行时间段、效果跟进和目标,但往往按时完成都只是一段时间才有偶尔那么一两天的效率。
比如说,跟朋友合作的小工作坊要采购一些物品,因为涉及的东西很多很琐碎,整理清单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便一拖再拖,加上工作坊的场地清理影响的客观原因,一直还没及时采购。但心里一想到这一件事情和一堆需要采购的东西,总觉得有好多好多要忙,畏难情绪导致于现在都没有执行。反而加上其他事情在情绪层面增加了烦躁的情绪。
A2:
有了这个片段的学习,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模式去学习、践行,来解决我的拖延症。
A:设定时限
以上面的采购为例,之前设定是要在场地清理完成之前做完采购,但场地清理的客观拖延并不足以成为真正影响我采购的原因,以及时限设定标准,故设定在具体日期2017年7月9号前。
B:分解任务
1、列出采购清单(7月1日当晚,如有临时紧急事件,最迟不超过7月2日晚23:00)
2、跟合作伙伴确定采购物料的完整及具体要求(1事件完成的24小时内)
3、将采购物流分类,同类物料集中购买,每天购买一类,分类不超过5类。
4、采购后跟进。
C:邀人参与
邀请合作伙伴a进行监工与督促,邀请合作伙伴b共同进行采购分工,并且每天及时在合作群中分享采购进程,有问题及时沟通,看彼此需求。
拖延症是自己的一大问题,希望结合以上三大步骤好好尝试改变,在反复操练中彻底告别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