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天我在向一位家长反馈孩子情况,孩子这次课测18分(满分20分,班里将近30个孩子,最高分19分),我觉得孩子考了第二名,比之前进步很大,想让家长也夸夸孩子。
结果家长说,孩子到家给她说了,她问孩子20分的有几个,孩子说没有满分的,她又带着嘲讽的口气问孩子是不是19分的一大把(家长跟我学的时候我恨不得扇她耳刮子)。我在学校费尽心思推动孩子,鼓励孩子,精准赞美孩子,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乐观感觉,结果一回家被这个家长给打回到解放前,说句不该说的,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然家长的初心也是让孩子好,只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科学的养育方法,不会高效地和孩子沟通,很难培养具备乐观心态的孩子。
还有前两天的一个下午,正是放学的时候,我听到办公室外一个孩子特别开心地说,妈妈,妈妈,你猜我数学考了多少分。(我立刻想到院长讲的“孩子让家长猜成绩的案例”)我好期待家长的回答是孩子渴望的,又是能吊足孩子胃口的,但是我的期待太渺茫了。
妈妈带着置疑的语气说,100分。(大家知道吗?这个孩子平时就是80分左右的水平,妈妈也太敢猜了)好在孩子真就考了100分,不过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兴致没那么高了,蔫蔫地问妈妈:你咋知道的。妈妈又补一句:啊!你还真考了100分?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
听着这母女的对话,我要晕死的节奏!
今天我就分享一个小的沟通方法,那就是通过引导或邀请孩子用乐观的方式思考,这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具体怎么做呢?
我举个我日常和家长们沟通的例子:当我询问家长,孩子近期在家表现的时候,我会这样问:孩子最近怎么样?是不是比原来有些进步?有没有做出什么改变让你感受到孩子的努力?我不会直接问:孩子最近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做的不好的?这两种问法看似区别不大,都是在询问近况,但第一种是在引导家长积极乐观思考,第二种则是引导他们陷入问题思考。
当然,无论哪种,最终都要落脚到下一步积极解决问题上,但是引导对方用乐观的方式进入,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帮助对方形成乐观思维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