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上周谈到了我们最该戒掉的恶习是抱怨,抱怨可怕的地方,他总是悄无声息地潜入你的生活,然后慢慢腐蚀你的好心情,并且不易察觉。
等到你真的反应过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发现自己深陷在这种泥潭里了。
以前的我也经常深陷于这个泥潭:
1)工作上
bidding的方案拿不下来的时候,就会怪策划部没有好的idea ,怪设计部的设计非常的不给力;
方案要不停修改的时候总会抱怨客户懂不懂啊,瞎改;
执行过程中,在出现各种状况的时候,总能找到相应的对象发泄一通。总共没几个人名,人名桌卡都能做错;这么小的一个画面设计都能给做虚了;客户早干嘛了,临时临头加这么多制作的东西;就不能早点到会场彩排吗,非要等到那么晚,又得后半夜才能睡了……
抱怨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当周围有人愿意听你抱怨甚至一起抱怨的时候,我们更容易掉到这个坑里。
甚至有一段时间,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和其他的同事一起八卦一下,回顾下昨天公司种种的不是,抱怨一下公司、老板这不好那不好,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而且抱怨好像成为了链接大家情感的一个纽带,根据抱怨对象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小团体。当然抱怨的最大团体的对象就是公司、老板。
每次和原来同事聚会的时候,交谈的内容至少50%都是对老板对公司多层次多角度的各种调侃和抱怨。
2)生活上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往往把怨气和抱怨发泄给最亲近的人。你想,家庭的氛围能好吗,发泄抱怨几句还是好的,可往往迁怒于对方。罪过啊。
抱怨,是无能、无奈的表现。
抱怨的害处,并不仅仅在于浪费时间,也不仅仅在于那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 他真正的害处在于,它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放弃挣扎。
而最大的坏处在于,它不解决任何问题。
那如何停止抱怨,解决问题呢?
建立“下一步”的思维习惯。
这原本是叶老师在时间管理课上提到的如何行动前思考的3个问题:
1、要不要做
2、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3、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停止抱怨、解决问题。
1)最近我们践行小组在讨论团队践行的目标时,因为想法各异,分歧较大,心里觉得怎么可能继续。刚开始觉得团队要散了,停止抱歉和泄气后用“下一步”思维继续积极推进,总算有点曙光。
2)已经是第二轮提案了,在提案的半道就被对方的最高领导给打断了,说是这根本不是他们想要的创意思路。要是以前,我会非常的沮丧,然后心里暗骂具体负责的客户,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揣摩好领导的意图。让我们又耽误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然后开完会后再回到公司继续修改。但是,这一次我没有,我运用了下一步的思维方式,仔细聆听客户的反馈,捕捉他们的讨论内容,脑子高速运转,迅速地提供了两个新的创意方向(其中一条是客户提到的),然后客户也集体(主要是领导)认可了其中的一条创意方向,为后面的工作赢得了时间,因为我们有明确的创意方向了。
3)孩子上周病了,以前我心里肯定会抱怨阿姨怎么没照顾好宝宝,现在是第一时间寻找解决方案。买药,上网查对策,安慰孩子妈别着急再观察一天。
感觉现在的我对待任何情况都淡定了很多,不知道是因为上了年纪还是因为我的“下一步”的思维习惯(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后者)。
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抱怨没有任何的作用。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永远想着“我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