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万历十五年》。
读完以后我还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作者在明朝的漫长的历史当中,截取了万历干五年这一层面。在这一个层面当中有分别截取了皇帝。首辅,文臣,武将,思想家等几种代表性的人物。用这些人物的言行,用这些人物的生平,来反映一个历史时代的无奈。
正像作者所写的一样,这个时代是一个转折点。这个时代注定了这些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作者认为是当时的一个治国的体制造成了这种局面。是僵化的体制造成了国家的衰亡。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不是以德治国还是依法治国的问题。而是。这个帝国的每一个人都是极端自私的。
这个帝国从皇帝到文武大臣,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功业,是自己的名气,想的是自己的利益。每个人都很努力,每个人都想把名利归为己有。为了自己得到利益。不惜破坏别人的利益。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结果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人能取得胜利。这个帝国缺少的就是一种方向。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凝聚力。
说到底就是一种自私的品质,造成了这个明朝的衰亡。
由此想到任何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强大,达成一定的目标,必须有凝聚力,必须有希望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