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我在悦读】何初见
【书名】《影响力》
【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
【篇目】第六章 权威
我们努力奋斗、寻找生命的意义,归根结底是想做自己生命的主宰。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少数行业或圈子里的领头羊,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服从或忠于别人制定的规则中。这种对权威的服从,有时候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在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中,作者在讲述“权威”的过程中,举例好几个受制于权威高压的事例,其中的一个是这样的:
一个人为了抗议海军和铁路部门,在提前向其打过招呼的前提下,与另外两个人一起躺在了铁轨上,以此来逼迫当天的列车取消。可是,驾驶火车的非军方工作人员,即使在600英尺之外就看到了躺在铁轨上的他们,依然毫不减速地开了过去。结果,另外两个人跑得快得以全身而退,而这个人却没那么幸运,他的双腿膝盖以下的部分被轧断了,而现场的海军医护人员拒绝为其救治。
这个人并未怪罪火车司乘人员和海军医护人员,而是谴责对上述人员施加压力、让其盲目顺从的制度(即权威)。火车司乘人员同意了这一看法。但是滑稽的是,火车司乘人员却向这个人被轧断双腿的人提起了控诉,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轧断他的腿就没法执行命令”,因此而承受了“羞辱、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压力”。
你看,那些火车司乘人员即使承受着被他人羞辱和自己良心上的谴责,也要听从制度权威发出来的命令。这时候的人已然失去了自我,更难以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像是执行机器一样,完全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来行动。
可见,在权威心理原则的影响下,一个人要保持自我有多难?
1. 听从权威容易忽略其他本来相关的事情
不可否认,有时候,权威的人或事是经验和智慧的化身,它们能够让人用最短的时间和精力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听从了权威,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被轻易地忽略了。
要知道,有些权威之言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即使正确,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时机和传达准确性的原因,也会出现偏差。而很多人本来拥有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但是因为听信了权威的话,便放弃了自己的思考,甚至努力压制自己的思考。就比如上述案例中的火车司乘人员,他们知道开过去会轧到人,自己良心上不能允许,正确的应该以人命为重,将火车停下来。可是他们最终却压抑了自己的正确想法,听从了权威命令。
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因为听信权威而误了很多事?
2. 大头衔会让人的体格都显得高大上
现在很多人给自己冠以一个身份,什么总裁、专家等等满天飞,即使是两个人的小公司也自称为总裁,即使是在某个领域仅仅有一点涉猎的人也自称专家。可是,就真的有很多很多的人因为这些头衔而高看他们一眼,甚至会在内心里对其形象进行美化和提升。
实验表明,体格和地位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当我们用头衔来认识一些人的时候,在我们眼中的他们,跟实际中的他们已经出现了很大偏差。通过我们的美化,我们会对他们的言行进行推崇。而真实的他们很可能是靠假冒伪劣材料编造出来的。
3. 我们会被外在蒙蔽
一个人的衣着会影响我们对他的判断。通常来说,一个衣着光鲜的人,我们更容易判断他是个成功者。同理,不注重外表形象的人,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就要费一些劲了。
所以,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故意引导我们来相信他们的权威存在感,通过改变自己的衣着,以及饰品或汽车等附属品来提升身份地位,增加自身的权威光环,从而通过人们的顺从来谋求自身的利益。
4. 多在头脑中打问号
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心理状况,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清醒和独立?
首先要提高警惕性,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针对权威的影响力,面对权威时,要问这个权威是这个领域的真正专家吗?这个专家此情此景说的话是真的吗?
有了这两个提问,我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不再迷信权威,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