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 我与艺术的思维碰撞
8月15日在EIS国际学校交流结束之后,一行人来到芬兰艺术博物馆Amos Rex.
在新加坡,我也去了所有的博物馆,艺术馆,站在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前,被感动的心流难以忘怀。今天的经历会是我人生中可能,很久以后,真正打开艺术大门的一次共鸣,很遗憾,艺术细胞有限,是以非专业的身份对艺术一种致敬的心情。很幸运的是,今天恰好与文质老师,来自上海的刘贤校长一起,两位边走边看,沉浸地共鸣姿态,影响了我。图1与图2是展馆里Finnish本土画家作品,与巴西古斯塔沃·拉莫斯先生关于女性丰腴体态,色彩柔和干净,色调明亮鲜艳相似,与野兽派粉绿大胆搭配的画风有对比。或者,甚至让人联想起莫奈,梵高的画作,虽是墙壁一幅画,却是画中有隔空的对话,喊你驻足,与画家对话。于是,我们看见: 撑伞女人眼神中的疏离感;图3 堆砌艺术的“众生相”: 图4-6 在现场是配上了如冬日里的阵阵冷风,呜咽而来,一种哭不出来的泣诉,作品上空宛若宇宙黑洞顶棚的设计,让人看见每一座人体雕像传递的都是生存的“无力感、痛苦及贪婪”。恰巧,此时我们碰到一旁观赏的芬兰当地人,他们也说,这副作品给人启发是,众生各有所求,不管是什么,最后都是会消失在浩瀚宇宙里,归于“空”。图3 的sofa,哎!尊重人体工学的文化,让这椅子拥抱每一个走累的路人,坐下仿佛陷于爱人亲人的怀抱,对面又是精彩画作,一坐便入定,不想轻易起来。馆子不大,入门处,还有一个锻炼人大脑的声光模特观赏区,人们坐在阶梯上,语音变化提示,感觉大脑想象力细胞已被唤醒,惊呼“有趣”!
走出Amos Rex艺术馆,再次遇到中央车站,据说是冬天里,通往圣诞老人村的班车。在赫尔辛基,大约有20多位持证的圣诞老人,有的大学里会开设“圣诞老人”专业,对待圣诞老人持证上岗的认真,仿佛跟我们考取教师资格证一般严谨。(中国思维的)我哭笑不得地问:“有人会想考吗?有证的圣诞老人能干嘛?”中国老乡石总说,全球可多人想考了!持证后才可以在全球范围巡演。到此,北欧文明的浪漫,多元,全纳的一面满溢。在纪念《芬兰颂》作者西贝柳斯先生的公园,静静走下去,过了公路,再次遇见波罗的海,享受不受芬兰人待见的冷酷秋冬季节即将提前到来之前的和煦阳光,海风翻花拂面而来,是淡雅的冷;阳光慷慨倾泻而至,是浓郁的暖;白面黑雁在草地上的闲庭信步,是活泼的动;斑驳陆离的黄绿苔藓嵌在强壮树干间,是怡情的静。入画入心,动心忍性,和宇宙温柔地关联,幸甚至哉!于千万个我,集万缕千丝于一心: 走过,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