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哪怕最后只有一个知识点触动到你,都值得读。何况有很多个知识点呢。读完之后,才发现,财务知识才是人生最基础的知识。
1.资产、负债,你知道多少?
作者开篇就谈到一句话,“你挣了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多少钱。”,并且举了穷人买彩票的故事以及最富有的生意人最后的结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永远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人们往往觉得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其实只有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并创造财富,守财更需要知识。
所以,不断学习财务知识多么的重要,这是致富的必经之路。
上一章谈到穷爸爸的思维,简单说来就是学因为恐惧和贪婪而工作,挣到钱用于满足自己的恐惧,所有很明显,支出几乎都用于租金、税、食物,而富爸爸的思维是让钱生钱。
比方说你的房子如果交了首付,剩下的月供,月供部分就是负债,房贷车贷都属于负债;那如果说你的房子没有月供,用于出租收租金,就是资产。
在这里想起了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里谈到的故事,年轻人要不要买房被一套房子束缚住。其实在这本书当中就是的概念就是负债束缚住你的梦想,因为购入的房子属于负债。
又比如,车从买的那一刻起,就贬值了,每年的车险以及平时的4s店保养等,继续花费着,从你口袋里取走着钱。
作者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资产是能把钱放进我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我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所以区分这两个概念多么的重要,因为你不学习,自由人会教育你,只不过你学会的可能是把负债当作资产,而在漩涡里沾沾自喜。
难怪作者说:“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负债,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负债就是资产。”,所以学习财务知识才是唯一值得信仰的信仰,投资自己的大脑,别人带不走你的智慧。
近年来很流行说睡后收入,不工作睡一觉醒来就有收入,这就是谈的护城河,比方说你申请的专利、只是版权、出书后的版税费,自己的第二曲线带来的复利,比如公众号爆文,接商单和广告等等,还有制作自己的训练营,录制一次按照周期收钱。
所以想要改变财务状况,你必须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购买资产。
2.像孩子一样孜孜不倦地学习
作者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能读和写的人,而是那些不能学习、忘记、再学习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
文中有谈到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可能在财务知识方面是文盲,错把负债当资产。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以及不够清晰,所以让人割韭菜。
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成年后,我发觉向其他成年人解释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十分困难。大多数的成年人没有掌握这个简单的道理,是因为他们已有了不同的教育背景。他们被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比如银行家、会计师、房地产商、财务规划师等教过,于是就很难忘记已经学过的东西。让他们变得像孩子一样简单太难了。有学识的成年人往往觉得研究这么一个简单的概念太没面子了。”
这让我想起了《终身成长》这本书里谈到的固化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在这里,理解作者的话就是,很多人,其实只是为了避免思考而复制粘贴了他人的概念罢了。
受过高等教育不代表财务知识会非常好,因为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学习财务知识。以及如何管钱才是最重要的。聪明的有钱人总是雇佣比他们更聪明的人帮忙管理财富,用财富工具去管理财富,因为他们明白,今天钱财在自己的口袋里,明天谁知道会因为自己的哪个举动就到了别人的口袋了呢?怎么才能真正以及长期拥有它呢?学会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也需要认识财富管理工具,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财富帝国,比如保险信托等财富转移工具也能帮助管理资产。
所以养成学习习惯,养成财富的逻辑思维,学习财务知识,积累资产,让钱流入口袋,减少负债。
难道,这些不学习,就能自然而然就随着年龄的增长就知道了吗?
3.管理好你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比方说,买过100元的鞋子,下一次就会惦记100元的鞋子。
有人说,挣得多,花得也多呀,收入到一个份上了,各种消费得配得上自己的收入水平,不然不是憋屈自己吗?
凡事没有对与错,这个世界只有一种对错,那就是认知与需求是否匹配。如果说觉得人生是享乐主义,其实挣钱花钱并没有错,但我们这本书是站在对于金钱的观念上的一些财富思维,只作分析,不作评判。
“如果你发现你已在深渊,那你自己就别再挖了。”
如果已经有负债,那么可以及时止损,如果还没有,可以多学习,如果已经走在用钱为自己工作的路上,那么继续坚持。
文中谈到的日本人注重的三种力量:剑、宝石和镜子。剑的含义其实就寓意着武器的力量,不容侵犯;宝石翻译一下,其实就是钱是人胆,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镜子的话是“自知之明”,审视自己的思维是不是复制粘贴了别人的思维,随波逐流,把害怕发出自己智慧的声音掩盖,而随着恐惧一直往前走,走在负债的道路上。比方说,当照镜子观照自己内心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决定都不是出自自己的内心,而是因为内心的恐惧,比如像文中说的:害怕在公众面前说话是因为害怕被排斥、害怕冒尖、害怕被批评、害怕被嘲笑、害怕被别人所不容。简言之,是害怕与别人不同。这种心理阻碍了人们去想新办法来解决问题。
区分你生活中的资产和负债吧,明晰自己的家庭现金流走向,财产比例结构,多学习理财知识,多听审计师、企业律师、银行家、房地产经纪人、投资人和你说理财,如果你需要理财,也可以付费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然后保证你的大脑是为你所用,而不是被恐惧推着走。
当你想产生某种消费,不妨多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我为什么需要?它真的是我当下需要的吗?如果不买,我可以用这笔钱来干什么?
欲望的管理,来自于真正的知识,否则只是本能地活着。
真正的强者,是时间和财务都自由。你走在这条路上啦吗?
按照顺序附上书本中有关穷人、中产阶级、富人的现金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