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午,路过镜子,偶然发现脸上的皮肤状态奇迹般地不错,发亮、白净,超过近半年内的任何一天。“嗯?这是什么原因呢?”心里嘀咕了一下。近两三个月,没护肤,有时两三天才洗一次脸。
下午带着女儿去洗澡,5点左右到家。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我惊讶了一下。比上午的皮肤状态还要好,愈发白净发亮,毛孔竟然也没那么大了。
我开始想:“什么原因呢?跟之前的日常比,我做了什么不一样的事呢?”
那天下午贴了一片面膜,但之前也用过,效果不会这么明显,至少不会保持时间这么长。之前很多阶段,用的面膜从数量到质量,都比这个阶段好的多。
唯一与以往不同的是,从11月份开始,开始读书、有意识学习、练习思考、写作。
而今天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心态上发生了一个重大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不要去想。由此,对待事情的态度,与以往完全不同。心情状态也不同。
前一天,大寒节气,屋里靠电暖器取暖。突然停电,因为欠费。工作人员四五个小时之后才能给充电。
发觉到自己的情绪,又突然想到了一句话:不能改变的事情,不要去想。在脑子里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生气、抱怨孩子爸不提前交电费,能改变 “现在没电 ”这个事实吗? ”
“不能。” 那就不要去想。
索性,安排其它的事,转移注意力。调馅儿包饺子,吃过饭,带女儿去健身中心洗澡。准备回家的时候,接到了孩子爸电话,说:刚刚已经缴费了。
挂了电话,我内心安静,也有一丝淡淡的喜悦。欠费停电这件事,没有给我留下情绪涟漪。喜悦的是:我成功改变了自己一个不好的习气:任由情绪泛滥。为自己、避免掉一场心灵煎熬;为家庭,避免掉一场无谓的口舌纷争。
我知道,按我以往的习气,越想会越生气,绝对滑向情绪的沼泽:之前对我不公的事、想起就很生气的那些事……,一连串,从脑子里涌出来。不满、抱怨、伤心、焦虑开始充斥大脑、心胸,折磨煎熬自己的心,也会外溢,变成一场夫妻间争论埋怨或争吵。
“黄脸婆”的脸发黄,不是油烟熏的,是心情不畅,积郁于肝。肝主生发,肝郁,皮肤必然暗淡。心情安定、喜乐,肝脏不郁闷,气色自然变好。
我想,是一念之别,也是我心态的巨大改变,把事情的轨道完全拨向了好的方向。内心的平静喜乐,是今天气色分外好的主要原因。
觉察自己的情绪,思考、写下来,弥补自己的性格漏洞和思维障碍。弹古筝,坚持每天练习,既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内心欢悦,又锻炼了耐力。
思考能力,是最核心。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过:“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扩大自己的认知,获得判断世界的能力。
而判断的第一步:看见环境,懂得环境。第二步:分析环境;哪些是人不可避免的错误?哪些是可避免的错误?
不能改变的事情,不要去想。”
学得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会冷静和安定,会规避很多烦恼,内心平静喜乐,相貌气色必然随心,自然能耐看、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