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宋同,过完这个春节就70岁了。
在这个村里,老宋家是“外来户”,解放前夕从另外一处搬迁过来的。
宋同只记得,他是在这个村出生和长大的,父母去世得很早,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在农村,又是单家独户,日子过得小心翼翼,宋家人生怕一不注意得罪其他族姓,有时候得忍气吞声。宋同他爹年纪稍大些的时候,别人就开始叫老宋,在这里“老宋”就相当于辈分占小一样,听上去感觉像贬义的。
很快,宋同也成了老宋。
村子不小,80年代末,都一茬一茬的出去打工了,第一代农民工生了第二代农民工,现在已经是第三代农民工了,一辈一辈的在各地出生、长大,也很少回到乡村,大家也都隔膜了,彼此成了陌生的村里人。每年春节或者偶尔有个红白喜事的,来来往往的村名操着全国各地的口音,跟沿海地区小村庄差不多了,还有的故意装着南腔北调。
至于宋同,第一批外出务工时,他就接近40了,孩子们还小,媳妇照顾不过来,他就没有赶上这趟大潮。从那时候起,来来往往的村民,也都叫他老宋了,现在,估计都很少有人知道他叫宋同。
别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宋也得谋生计,靠家里那几亩薄地,是难以发家致富的,糊口都困难。老宋勤劳,一辈子没躲过懒,像头老黄牛一样,始终辛勤耕耘着,除了收拾几亩庄稼地之外,就是到山上去采些中药材,赶集时送去药店,换些零花钱。
今天,老宋像平常一样,早早就上山采药了。一大早的,秋高气爽,宋同背着背箩,里面放了柴刀,肩上扛着锄头,怀里揣几个老面馒头,就出门了。这时候,正是采集爬岩姜的季节,这种药材紧紧的依附在石壁上,根系很发达,在湿润的气候里生长,绿油油的,晾干了能买上20多一斤,算是很值钱了。
来到一处熟悉的山崖边,老宋远远的就望见一片爬岩姜,正是壮实的时候。老宋如获至宝,心想这一片能采到,孙子的学费就不用愁了啊。开学快两个月,老师已经催了三次,宋阳好几次都不敢去上学,怕老师问他要学费。
来到了崖口处再一看,老宋心里头凉了半截。这地方太陡了,根本下不去。爬岩姜是长在石缝之间的,石头的表面特别湿滑,下面是一望无底的山涧。老宋往崖边一站,感觉裤带一阵阵发紧,试了几次,都没敢往下去。
已经有点疲倦了。他坐下来啃了一个馒头,抽了两袋烟,准备离开了。待他站起来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被什么拌了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吓得要命,腿肚子突突直跳。
拌他的是几根油藤,一看见油藤老宋眼睛一亮。这东西细长细长的,特有韧性,当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孟获所用的藤甲,就是用这种藤条作为材料做的,刀枪不入。
他立即把油藤割起来,拧成一股绳,然后系在腰间,一头套在一棵小树上,向下摸滑着前进。
山涧里水声潺潺,秋日的阳光已经直直地照在岩上,谷里很宁静,根本没有被一个采药人的到来而打乱。
老宋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往下划着,他根本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