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如果别人讲,仅觉得有道理,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体会就深刻的多些。
之前只听说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感觉,孩子满两周岁后,越来越觉得“叛逆”呢。习惯性的说“不要”,无论你说什么,他都马上说“不要***”,就对着来。你说用右手,他非得用左手,你叫他慢点走,他马上来一句“不要慢点走”[憨笑]等等。
遇到这种情况呢,吃饭,穿衣,睡觉,就麻烦了许多,同样一件事,凭空多占用许多时间,才能勉强完成,有些头疼啊,怎么办呢?
慢慢的去感受,孩子其实是在抗拒,抗拒来自大人的压力,抗拒大人的“武断”,因为大人容易去判断孩子,这个对,那个错,要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等等等。孩子本来就好奇,就喜欢探究,喜欢体验新鲜新奇的事物。即使自己摔倒了,跌倒了,本身他自己没啥事,愣是大人吼一下,批评一下后,他开始哭,或者非要大人去抱。这样看,是不是大人反应“过于敏感”呢?
只要排除生命安全隐患,排除危险的可能,在相对安全的范围,这几天我就尽量谨慎,去对他的行为,不再去马上过激反应和评判,而是表现的很很正常平淡,发现他就自在多了,有时候某些行为行不通,自己做不到而激动时,我再去尝试支持,摔倒了我也就看他的反应需要,再给予帮助。这样,大家都相对舒服多了。
我们讲尊重,讲理解,而面对一个孩子,一个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容易掉进武断,掉进随意的指责和伤害陷进里,并且还“以爱的名义”。
这也是一种“傲慢”吧。我们忘记了,每个人都只能慢慢长大,每个人也只能一点点学会成长和独立,每个人也有从犯错中进步的权利,每个人也有无畏探索的心。
多读经典,放下自以为是,放下傲慢,学会“清净,平等”的对待孩子和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