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已推行几年,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重视阅读,学生喜欢阅读,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但是有老师说,为什么成绩仍然提不上来。有的老师说,没有发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发生多么大的变化。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关于几种现象的分析,引发大家思考:
现象一:课堂每每结束,老师总要在投影上出示推荐书目。要求课下同学们阅读,并且提出阅读要求。
结合所学内容进行阅读推荐,是一种激发阅读兴趣、熟练掌握阅读方法的有效措施,但是仅仅布置而没有后续的检查反馈,阅读推荐就会停留在推荐层次上而没有学生扎扎实实的阅读。语文主题学习更重视课堂的阅读,对于课外阅读,一定要给学生留有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与文本接触,并且要针对阅读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询问学生是否读了,教师要与学生围绕着推荐材料展开对话交流。可以聊一聊书中的情节,发表个人的观点,写一写感受,演一演精彩的情节,等等。推荐阅读,不能一推了之,要有跟进措施;教师要先读,有自己的解读才能更好的对话。
现象二:课堂上,学一带一(或者带二、带三)。因为有大量的文本要面对,教师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完一篇课文,马上引出第二篇、第三篇文章的学习。
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是有限的。读一篇文章仅从字面理解是不够的,要加上文章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作者风格,题材等影响,小学生在短时间很难有较深的理解。没有足够的时间不仅第一篇文章的学习不扎实,另外几篇也不深入。这样的阅读成了看热闹,浅尝辄止。阅读需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但是要教学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感悟文本,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拓展。拓展要有度,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课后的时间也并不那么宽裕,不能多多益善。
现象三:有的阅读调查往往针对阅读的内容:某篇文章的人物,地点,事件,甚至针对文章中某处细节中的数字等。许多老师为了达成阅读调查指标,把推荐文章的考点进行整理,让学生背诵以应对调查。
阅读是可以调查的,没有检测就无法了解学习情况。但是阅读调查不可知识化。文本是提高阅读素养的台阶。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是检测的标准,那种以课文或者推荐材料来检测阅读,是本本主义。调查或者测评要从关注知识内容转变为关注阅读水平与素养的提升,这才更有利于实验的全面推进。否则,就会从一种机械的应试变为另一种机械的应试,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另外,作为一线老师,也要有一些理性坚持,切让功利化的阅读败坏了学生的胃口。阅读是生命质量的关怀,读好书是为了遇到最好的自己,是对生命的慰藉,要引导学生像呼吸一样面对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