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一同事简短的聊了两句,主要是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三言两句过去,心里面有些东西要抒发出来。
一是关于卖弄需不需要捧场。成年人的交流对基本概念的再强调,我以为是没必要捧场的。如果捧场,对方可能会自我感觉很好然后继续叨叨下去,这样想结束话题又没法,只靠哈哈哈为继下去,谈话很容易走上尴尬境地。如果不捧场呢,直接尴尬的用表情结束就是了。但假设双方见识不同,我们又是否该指出这种看似好笑的卖弄呢。简化处理应该就是不指出好一点,毕竟在问题暴露后,不仅仅是人情关系,工作关系都要受到相关影响。所以我选择不假设才是比较稳妥的方案。对我来讲更实际的建议应该是应当减少自己的卖弄。
我讨厌的是这个人还是某种行为?我自己会不会是这样的人,我自己有没有某种自己讨厌的特征。1.对无意义事物的突出夸大意义重要性,本身就是在为自己的无聊与无能赋值。在接受信息一方来讲就会感到厌烦,因为更像是表演性质的发布会,而不是成熟个体的交流。2.不熟悉的情况下询问对方可能觉得隐私的问题。在无法判断是否为对方隐私的状态下,我容易作出类似选择,一个是我的隐私等级设置相对较低,另外也并不在意对方是否隐私。而且容易对对方拿隐私做挡箭牌嗤之以鼻。还有另外的可能,此类提问在正常社会中并不算做隐私问题,却可能是一种冒犯,毕竟隐私可大可小,大到无远弗届皆是隐私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谈话就无法进行下去了,主动发起的一方还是早早认识到并终止的好。这里提一个猜想:一个人隐私范围越大,玻璃心越大——不一定对。然而隐私确属私域范畴,在一方主动将话题划入隐私范围内,另一方就该体面的停止讨论了。如果经常冲动的开始,在题问的时候就应该做好被拒绝回答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