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情绪的失控,以至于争吵,皆来自于每个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过度考虑自己。
今天的争吵完全因一件很小的事情而起,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会笑,办公室开窗户问题。简单介绍一下背景:A和同事平时有开窗透气的习惯;而B最近感冒。在A第一次开窗户的时候,B有责怪A,称自己感冒,由于B说话的方式比较冲,而且没有使用比较礼貌的表达方式,所以A略带尴尬得去关了窗,心里也不是特别舒服。第二次开窗户是在大家出去吃中饭的间隙,没开一会儿,B回来了,A抬头跟B说自己2、3分钟后会关窗户,听A这么说B说了“你怎么这么爱开窗户”之类的话。第三次,也就是今天,激烈的冲突发生了。A在看手机,同事半开玩笑得说了一句:“你很冷吗?为什么把自己裹得那么紧?”听到这一席话,B便借此机会借题发挥,说A的行为很奇怪,开着窗却穿着衣服。多次称自己感冒,A却总是要开窗户,对他生病的状态置之不理。由此就开始了喋喋不休的争辩。同事们在边上看着,A一方面为了在气焰上压制他,另一方面为了挽救自己尴尬得局面,也补了一刀,说“就是因为你感冒才需要开窗多通通风啊。”这句话可能也激怒了他。即使期间同事帮助打圆场也无法A停止B的责怪。A一气之下搬出了办公电脑去了会议室,撂下气话“你自己在这儿办公吧!”
A在会议室回顾整个过程,心里还是不舒服,觉得还是有必要和B谈一谈。结果第二次的交谈反而给原本已经恶化了的处境助了燃。A对B说:“如果我站在你的角度,你感冒我还开窗户,我的确不对。可是你试着站在我的立场呢”,A能从B的表情上看出来,B也生着气。B说“大家到办公室来就脱了外套来工作,你不脱外套要开窗户,你这不是stupid是什么?今天早上的 窗户又是你开的吧”,A答道:“今天早上不是我开的窗户”,B听A这么说:“那好,今天早上不是你开的,那我错了,那你今天下午会不会开?”A很生气,这种思维方式简直让人受不了。
随着双方情绪的失控,声音也越来越大,就像打乒乓球一样,当对手发来一记狠球,接招的人也会本能得强势回击。于是此刻,矛盾也就从关窗的小问题,衍生到态度问题上了。B说"你的声音能不那么响吗,你声音大能大过我吗?"接着B说A居高临下,A搬来同事的椅子坐下跟他面对面说话也不管用,他只会找其他的理由。双方争执不休,两方都很强硬谁也不让谁。B的说话激怒了A,反击到最后,B用不耐烦的表情说,你是过来跟我吵架的吗?你打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故事里的A就是我,而B是我的瑞典籍华裔男同事。第二次谈判后,我一个人在会议室哭了很久。
现在我想用采铜所著《精进》的第三章“我们应该如何反思”的方法理性而非感性得分析这次事件。
事件:一次因开窗而引发的争吵。
预期: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否。我什么准备都没做,就由着性子去了。因为太想据理力争了,以至于忘记了,我要面对的是一个比我还要倔强的人。更要命的是,这个人从来都只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虽然这些是我以前就知道的讯息,可是我没有考虑。假如我此前早已经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有了预期,我也不会这么冲动,也许我会更讲究策略,绝不会这么硬碰硬。那么,我受到的打击和冲击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强烈。
如果故事重演,我会怎么做?我会示一下弱,既然据理力争无效,为何不采用对我损失最小方式-示弱呢?呵呵一笑,对他说“不好意思,我做的不对”。
从心理方面讲,这个人总是喜欢吹嘘自己,说明他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他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以前的我对此事嗤之以鼻的,我是一个不会隐藏自己心里想法的人,因此我的内心想法总是会从我的言行举止中传达出来,让他感受到。这也是他会跟我争吵的一个原因,未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肯定会选择待人处事的态度了。
结果:这次“恶性事件”的结果,也就是上文中的所提及的,我一边生气,一边还哭得稀里哗啦。其实这是一个尴尬又惨烈的结局。同事帮我抱我打抱不平,为他一个大男人欺负小女孩愤慨。其实表象上,是他欺负我,而且把我欺负的很惨。如果按长期收益来看,我反倒是很大的受益者,我知道未来我该如何应对了。改进方法也就是先用几个呼气让自己冷静,接着就是示弱。
总结:
1.矛盾的产生是累计的结果,争吵绝不是偶然,同样遵循量变到质变原则。
2.任何事情都是有因必有果。
3.让争吵不发生的方法就是,一方做出退让,让两方都冷静一下。
4.以理服人并不是金科玉律,待人也需要随机应变。
5.从这个同事的身上我也学到了,与人交流,尤其是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别用命令句,不妨换成“你能……吗?”的句式。语言可以是玫瑰花朵,也是玫瑰花刺。
写完这些,我走到镜子前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说了声“你很棒!”。我相信,如果一天遇到了不开心的事,那一定会有令你开心的事情等着你,往前看,好运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