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乖!

      今天准备外出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出去到院子里了,我照顾还在门廊换鞋穿外套的孩子。按照每天的节奏,孩子们换上室外鞋,穿上外套,戴上帽子,背上装着保温水壶的双肩包,到院里选择拉手小伙伴,等所有的孩子准备好,排好队,一起出发去果园或杨树林。我正在帮助不会拉拉链的孩子拉上外套拉链,这时候,听到一个声音“我不想乖!” 我抬头看,是一个孩子坐在地板上,光着脚,室内鞋和袜子都脱掉了,准备外出的事情一件都没做。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准备好出去了,我心里掠过一丝着急。我意识到了自己心里的那份升起的情绪,默默地对自己说“我看到我有点着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们成人有爱的“回应”,而不是立即的“反应”。这个孩子是平常非常乖的一个孩子,让做什么都会非常配合顺畅的去做,从来没有淘气或是对抗,嬉闹的行为,我们几个老师一致的感觉是“太乖了”。今天听到孩子这样说,我第一反应是着急,接着是非常好奇。

我面向孩子蹲下来重复这个孩子刚才的话:

“xx不想乖了!”

孩子说:“对,不想乖了!”

我说,“哦,xx现在不想乖”

孩子说,“对,不想乖,不想穿鞋。”

我说:“哦,不想乖啊!那就不乖吧!不想穿鞋嘛!那就不穿吧!可是你想出去玩吗?”

孩子说:“想,可是我不想穿鞋。”

我明白了,这个孩子此时对自己完成所有这些外出的准备工作有压力。”那晓燕老师帮你穿好不好?”

孩子说:“好!”

我帮他穿上袜子和室外鞋,问:“你想自己穿外套还是晓燕老师帮你穿?”

孩子回答说:“晓燕老师帮我穿!”

在我的帮助下穿上了外套,我去拿挂钩上这个孩子的双肩包,突然一只小手伸过来“我自己来!”

我停下来,看着孩子自己取下包,自己背上,出门的时候还回头冲我笑了一下。

      说不想乖,是这个孩子第一次这么明确、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意愿。让我感触很深。

      是啊,很多孩子总会被成人要求要乖,要听话,可是,总要当个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总是听从成人的命令。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是一切顺畅了,孩子都能乖,听大人的话,就减少了很多矛盾和冲突,节省时间,大人少生多少气!可是,在孩子听话,乖的时候,他的意愿,想法都被压抑在心里,慢慢地,孩子就会没有了意愿和想法,个性被磨灭了的孩子,又会被评价为没个性,没想法,没有力量。是谁造成的呢?

        今天,孩子说不想乖,相反我很高兴,这个孩子被压抑的力量出来了!只要我们成人有意识,允许孩子表达,除了孩子的“好,乖,会,听话,快,愿意”,也能接纳孩子的“不好,不乖,不听话,不会,慢,不愿意”等等,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成长成他本应长成的样子,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接纳,允许的充满爱的环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