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应该对学生的创造性力量和能力的培养,对理想、兴趣和爱好的形成给予足够的重视。
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个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会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年龄期。在这个年龄期,学生的正常的精神发展,取决于他在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在集体的关系中,在智力生活和劳动中,在道德信念的形成中,其自我教育形成的过程进行的究竟是否深刻。【儿童的自我教育对其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它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从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他们不断的发生灵魂拷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
我们对于少年的教育也像幼儿一样。教育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地用在怎样把更多的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更多的科学真理和道德准则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去。少年认识的许多事物和了解了许多知识,但是他并不知道和了解自己。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精神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该 让少年在自我教育方面实际的做一点事情,让他们通过某一件事情去考验和尝试自己的力量,去锻炼自己。
活动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
如果少年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教育自己,没有感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贡献给别人,就会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那么这种关系就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我坚决相信,让少年去当低年级同学的教育者,是道德教育中最复杂、最容易而且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严格地说,自我教育就从这里开始的:让一个人去关心另一个人,力求看到自己身上的好的东西在另一个身上表现。
我们对一个人直到成年都搀扶他走路,用更多的玩乐和满足去喂养他,这样做只能在他的精神播种空虚和无聊。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一个人正应当从这里开始认识自己,开始自我教育。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即从7岁到10岁11岁,就教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强制自己”。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以后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再教育的问题。
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学生对年长者的劝告比较容易接受,他能很感兴趣的去做一些有益的、必要的事,他开始进行自我观察,区分和评价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