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莺嘀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寥寥数语,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千里江南,描绘得如此生动美好,叫人怎能不心生向往?
如果让我写春天,我只会千篇一律地写道: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地从泥土中钻了出来,岸边的垂柳也绿了枝头,燕子在天空中愉快地叫着,闹着,春天好美啊,我喜欢春天。
这一对比,高下立现。我写春天是浮于文字表面,而古诗词里的春天,那是文字与画面的完美结合,意境深远,常常让我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古代诗人真会写啊,每个字、词用得都是那么得恰到好处。我实在是太喜欢古诗词的言语美,意蕴几重,还有那意象的凝练优雅,如若再加几许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历史的回荡,就更加风骨迥然。
我们读罢,有时候觉得神奇,有时候觉得莫名的悲怆,我们透过古籍史书对他们抽丝剥茧,才看见在历史洪流的角落里圈缩的文字,才读懂他们落笔时的悲戚。这样相隔千年共鸣回响,无论如何都会动人心肠。
孟郊的《登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向往他们的年少轻狂,凌云壮志,可是现实的我却逐渐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当初那个少年已经不在了。当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默默地在心里怀念曾经也是意气风发的自己,以及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一种怎样阔大的境界,短短十六个字,把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我没有能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并不影响我对杜甫的喜爱和崇拜。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洒脱的人叫我怎能不喜欢?我还非常羡慕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与不畏坎坷的超然豪情。从他的《赤壁赋》,不难看出苏轼豁达的人生观,有人说苏轼有着如宇宙般宽广的心胸,总之,我们可以永远相信苏轼,喜欢苏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浪漫至极的李白,他旷达不羁的豪放性格,把月夜花下独酌时的情景写得如此浪漫,简直是妙绝古今,李白的傲气和天赋也是无人可比,他描绘的那些绝妙景致,叫我怎能不心生向往?
我还特别想看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怎样的一种美?“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我实在太向往那时忠贞不渝的爱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太多太多的优美诗句,像一座五彩斑斓绚丽夺目的奇异花园,寥寥几句,就能描绘出令人无限遐想的画面,我愿在沉醉在此,不知归路。
有时累了倦了乏了厌了,真想去隐居,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好希望如诗人一般远离城市的喧嚣浮躁,居住于小河田野之间,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闲快活的生活,不管这人间的是是非非,再也不会因为写作业和孩子闹得鸡飞狗跳,再也不会因为俗事与人攀比争高下……终究只是想想而已,谁又能真正跳出红尘外,谁又能真正做到“我愿走入诗赋,求来一生风流。”毕竟几人真如意,不知终日梦为鱼。
尽管如此,我仍然感谢自己能遇到古诗词,热爱古诗词,古诗词里的意境能时时滋养我无处安放的灵魂,让我心有所依,情有所归,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