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6-27日,首参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98期宁波班。6月29-30日亲子113期杭州班现场支持。7月28日-29日亲子116期上海班复训。
锦囊1-父母教练内容整理如下,分享给大家。
分为6个部分:角色、心法、践行常见挑战、课后行动、如何协助孩子、课后作业。
1、父母角色:
1)陪伴者
孩子需要的不是静态的陪伴,而是动态的交互!更深度的互动式的陪伴。在孩子遇到挑战时,给予恰当的支持、鼓励。一个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是真正需要成人支持的时候。你给他的反馈,你用什么样的态度,你对他进行怎样的支持和引导,决定它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做一个互动式的深度陪伴者。
2)支持者
失败并不可怕,不敢尝试才可怕。失败和困难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教育机会。压力并不可怕,恰当的压力反而是成长中必须的!可怕的是持续的压力。是因为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帮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有效的缓解压力,跟他一起去寻找继续向前的可能性。结合饼图、日历,让孩子安排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积极参与的孩子提议的一些活动当中去。探讨放松活动的过程,本身就可以帮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缓解压力。被看到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们释放一些心理压力。及时调节情绪冲动,是孩子神经机制得以健康发育的重要前提。孩子童年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帮助,可以发育出良好的情绪自控的神经路径。过量的作业,对孩子的专注力和神经发育都是有损伤的。主动帮助孩子适时的缓解压力,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自控力以及调节情绪的能力。
3)反馈者
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孩子需要成人的倾听和理解,期待成人温柔的指导。而不是指手画脚的批评,更不是指责。负面的反馈对孩子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可以选择更多的去提醒孩子,而不是指责,也不是监督。提醒是中立的,态度是温和的,我们可以多次提醒。孩子的日常教育,需要三个步骤,预设、提醒还有督促。每个孩子个性不同,对不同事物的敏感度不同。家长要接受孩子在行为纠正的过程中,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提醒这样一个事实。是做不带情绪的提醒还是指责?是做客观的反馈还是监督?每天都进行觉察。
清单使用要注意度。严厉或反复无常的规则都可能导致孩子害怕犯错误。建立适度的预设规则,才能够让父母的提醒得有据可依。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具体的参考标准。让父母成为更加客观中立的反馈者。
作为父母教练,要更加重视教和练的过程。不直接提供答案,学会做孩子的一面镜子。用提问帮孩子找到答案。经常用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找到答案。如果孩子找不到答案,这个时候可以适度的引导。最好用自己的经历去共情,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犯了错没关系,关键是从错误中吸取了什么。面对错误和失败,培养孩子永远下一步的思维。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东西掉了要及时告诉家长,大家一起想办法去解决,否则就可能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造成更坏的后果。
2、心法
只要开始,永远不晚,任何时候,抱有希望。
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改变。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朝着目标不断前进,最终都能到达彼岸。重要的是知道了彼岸在那里。知道了怎么样才可以去往那里。时间管理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最终掌握。应该为自己在孩子尚未成人,就选择和他一起学习时间管理而感到庆幸,彼此鼓励。上了路就不要停下来。
3、践行常见的挑战
1)不知从何入手?
找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他的兴趣点去开始践行之路。
1.最重要的先从调整作息开始。
2.从孩子最感兴趣的点开始。有的孩子从整理物品开始,有的孩子从青蛙卡开始。
3.日检视习惯的养成,家长开始再导入给孩子。每天打卡的时候,用文字的方式梳理。
4.睡前悄悄话,加强亲子关系,创造良好的践行氛围。观察找到教育时机,轻轻地推着你的孩子慢慢的前行。
习惯可以形成漩涡,不一定要在90天养成多个好习惯,而是在一个点持续发力。家庭分享会,整理书桌、书包、看板。
2)好多清单先做哪个?
小学阶段孩子,最重要的就是饼图。早起清单,放学后清单,睡前清单是重中之重。iPad和电视规则。
3)孩子可能产生的行为?
践行的起伏,曲折中成长是正常现象。第1个30天激情期,第2个30天进入疲惫期,第3个月进入稳定期。
抵触情绪。首先家长情绪不要上升,找到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每次情绪上升的时候问问自己,我是要对错还是要结果?跟孩子一起去探讨、去了解。跟孩子一起去商量,怎么样才能适应。没有人愿意做一个失败者,他想掩饰他的挫败感。
清单应当是孩子与父母双方的一个契约,必须经过沟通后达成一致后进行。一开始可以简单些,和孩子一起去探讨找到中间点,慢慢的去纠正。列清单时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制作清单的过程要了解现状,让孩子适应清单的存在,先让孩子养成看清单的习惯。启动清单流程的第1步,先提醒孩子养成看清单的习惯。甚至可以给自己列一份清单,相互提醒。
列出的事件和时间是否合理要评估。先评估孩子的现状,梳理流程步骤,再鼓励孩子逐个去达成。一定要分模块。早上起床后穿衣叠被一块儿,洗漱一个块儿,吃饭一块儿,出门前准备一个块儿。孩子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模块的速度和进步。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励,不要期待100%达成。清单是行为参考的标准,并不代表标准行为。没做到没有关系,告诉孩子,今天没做到不是明天不做的理由。跟孩子一起日检视,讨论是什么原因没有做到。清单是否合理?明天要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践行过程中发现清单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去调整。
4、课后行动
家庭会议,全家达成一致的目标,共同约定。教练也要向全家公布自己的目标。所有家庭成员都需要参加。准备白纸,提出明确的议题。进行明确的分工,谁主持?谁来记录时间?谁来记录会议内容?确定90天的目标,拆解到每一个30天。围绕第1个30天目标,当前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头脑风暴大家一起去收集问题和解决方案。收集的时候不评判。先收集,然后讨论列出下一步的行动清单。
目标拆解表格,第1周的周班会的时候学习锦囊里也跟大家提到了目标拆解的重要性,这一步非常关键。目标设定要遵循重点聚焦、全面关注的原则。30天只设定一个目标,不要贪多,重要的是要去做到。多了精力会分散。让孩子在一个事情上有成果,才能有反馈、才能找到下一步践行的动力。其他好习惯是同步关注提醒,鼓励达成。每个月聚焦的目标,就要有一种无论如何的态度,调动全家的资源关注和力量,都在这一个目标上,为这个目标创造条件势必达成。考虑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以及引导孩子目标达成的方法。
将课堂练习完成的饼图清单等张贴出来试运行1~2周。同步使用时间轴,记录孩子实际的时间安排、生活情况。课后还得继续做。有了计划、有了微调再来做记录。对照之前设定的饼图目标来看看还有哪些没有完成?方向有没有太大的偏差?如果某些事情普遍超时。说明孩子速度和期望有差距。就要重新去评估时间。怎么都做不到孩子就会很受打击,目标就会成为口头上的目标而已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课堂做的饼图和清单不具有可操作性,就要重新调整饼图和清单,和孩子一起制作新的饼图和清单。
要在孩子和自己的日历上,排程出亲子践行的各个时间节点,这一点非常重要。提前安排好家庭会议,清单讨论制作时间,周检视时间等等,如清单讨论要预留两小时时间。一定要提前预留时间、非常重要。做之前问自己,这件事对我们重要吗?你是不是真的很想做这件事情,要确认自己有足够的意愿度,挑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确定要做,就一定要提前排出时间,排出时间就肯定能做。提前确定时间放入日历。
5、如何帮助孩子
1)共情,先处理情绪。对任何人只有在确定对方是真心倾听的情况下,他才愿意去坦露。
2)倾听,再解决问题。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传递出的信息,你的一切感受都是正当的。包括孩子负面的感受,先去认可感受。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复述孩子对你说的话。跟孩子建立链接。是跟孩子合作的第一步。认可孩子的感受是建立链接最有效的途径。
3)了解避免冲突的最佳途径
就是先给予孩子大量的共情,在帮助孩子之前,先花些时间给自己解压。自己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跟孩子沟通。自己状态很差的时候,不要去陪孩子做作业,用番茄钟。
4)接纳。在孩子面临挑战时,首先要去接纳他的现状,接纳很重要。然后是用你温柔的双手轻轻推着他前进。孩子最需要的首先就是接纳他的现状,然后就是轻轻推着他前进。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尊重。甚至一开始要把它做不到,作为正常范围内的事情。放下了期待,才能用更加平和的态度去帮助孩子共同迎接新的挑战。做不到没关系,调整持续去做。一件事情没有结果,是因为你做的还不够。做好心理上、时间上的准备,就更容易去把控自己的情绪。
作为父母教练,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父母的焦虑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紧张和焦虑是一种极具传染力的情绪。父母的焦虑,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任何切实的帮助。反而会让孩子更加的紧张,加重焦虑感,最后会导致孩子逃避放弃。他会不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这些都是父母焦虑的影响。焦虑型控制型的父母很容易养出焦虑型的孩子。清单是给了我们方向,不是当下就要达成的目标。焦虑的孩子没办法忍受周围的变化。变化会带给他更大的焦虑。本质上焦虑的表现都是自我保护。要做的很好,让自己很安全。做事情拖拉实质上就是一种逃避战术。拖延行为的核心就是焦虑以及逃避焦虑。重复和规律性越强,就会让焦虑的孩子感到越安心,所以要一点点的变化。重复和一点点变化,就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会愿意去适应。
制定每周挑战,在这个星期里,不强求一定要做到,但鼓励他去小小的挑战迈进,记录挑战成功的时间和数量。一周结束反馈,你看这周做到了三次特别棒。要去看到做到的时间。轻轻的推着孩子去逐渐的适应计划。
5) 互动式的陪伴
每一个挑战背后,父母要去思考,孩子当前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我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支持他战胜这样的挑战?你才能够真正去观察。有这样的陪伴,在陪伴过程中跟孩子去互动。把你要做什么,变成让我们一起去做什么?当孩子做不到的时候,不要着急去批评指责,而是试着去理解他,焦虑发脾气背后真正的原因。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和智慧。当孩子做不好的时候,我们需要坚定的站在他的背后。每一个错误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教育机会。
天下没有一样的孩子,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必须经过你的思考和加工,变成为你家孩子量身打造。这个打造过程就需要父母进行深度的互动式的陪伴。当孩子对目标和挑战特别抵触恐惧的时候。可以站出来做个示范和榜样。帮助孩子再次复燃践行的热情,父母就要站出来公布自己的目标。邀请孩子给自己做清单饼图打卡。参与到对自己目标的监督当中。然后再慢慢引发孩子参与进来。
6.本讲作业
1)记录孩子一天实际时间的构成,记录一周。
2)组织家庭会议设定或者回顾30天目标,确保按照练习册最后一页的提示完成目标、障碍的收集,列出下一步行动,确保所有的障碍全部列出,并列出目前的应对方案,头脑风暴,不评判,先搜集全家人的意见,再从中找出当前可以做出的调整,形成下一步行动。
3)给自己设定两个番茄钟的时间,做一次全面的亲子班课后收集,结合目标和行动设定亲子共同成长的目标清单。只收集不关注做不做得到。每个30天从里面挑一件事儿。
4)每个30天只聚焦在一件事儿上,完成当下的挑战,再从中和孩子挑出下一个挑战。目的是清空大脑尽量收集,全部写下来就不会焦虑。可以是目标,比如早睡早起,每天30分钟阅读,每天一小时运动,番茄挑战1~4阶,每天列作业清单,作业后收拾书包。也可以是行动,比如说,做看板,整理衣柜,物品贴标签等等。
5)每周参加班会前,和孩子回顾各项打卡的情况请孩子给自己在自我管理的情况下打分。孩子自己打分,父母不评判。父母也给自己打分,我们每个人都客观的分析自己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如何去改进?
6)要在日历上面去标注出你的周检视,月检视。家庭会议等践行过程中重要活动的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