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定年龄,人生的所有疑惑几乎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清单人生》
生命越往前走,困惑似乎越多。诚然,人生中的不确定性比比皆是,但你依然可以选择——如何活成确定的自己。
生命是不能被预先设计和安排的,或遭遇打击、或遇生活变故,无力改变环境时,愿你能够听从内心的声音,有勇气改变自己。
莫泊桑在其小说作品《一生》当中如是说:“人生既不像意想中的那么好,也不像意想中的那么坏”。
有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的心所蒙蔽了,而不是被命运所裹挟着前行。
迷茫时,静下来读读这本《清单人生》,换一种心态,换一个方向,从容开始,重新出发。
故事梗概
这是瑞典著名的治愈系小说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先生的作品,故事的主角是一位63岁的女人,名叫布利特·玛丽。
她一生在循规蹈矩中生活:
每天6点准时起床,12点用餐;从不在天黑以后出门;床单、阳台,整个房间都被她打扫得一尘不染;
她执念菲克新牌子的清洁剂,如果家里没有常备一瓶菲克新,她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完整;
她有许多许多清单,甚至有一张记录所有清单的清单,她总是严格地按照清单办事,以保证她和丈夫的太平日子万无一失。
她总是透过阳台的窗户去看整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不曾看到她。
她是一位十分称职的家庭主妇,却因太过循规蹈矩而显得无趣。
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将丈夫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后,他们便远走高飞。因此,在她的生活中,丈夫就是她的重心,她把家里的一切打点好,好让他安心工作。
然而丈夫的出轨,打破了她原有的秩序,美好的期待破碎,也让她被迫开始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
已经很久没有外出工作过的布里特-玛丽,离开熟悉的环境,找到一份看管废弃娱乐中心的工作,来到了小镇博格。
从一只砸向脑门的足球开始,布利特·玛丽便与足球和一群野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她的人生彻底失控、变得无序,再也不是一纸清单所能安排明白的了。
没有训练经验的她,帮助孩子们实现了足球梦,也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人生新的可能。
故事的结尾,布利特·玛丽选择了重新出发,目的地是她曾向往过而从未真正去过的巴黎。
01 生命太过短暂,不要背负着不必要的枷锁前行
布利特·玛丽从小不被关注,在父母眼里,姐姐总是那个最优秀且更需要被疼爱的孩子,只要姐姐在的地方,布利特·玛丽永远只是个陪衬,尽管她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
一场意外的车祸,夺走了布利特·玛丽姐姐的生命,幸存下来的布利特·玛丽,在父母眼里却是个“被救错的孩子”,母亲一直觉得,活着的应该是她的姐姐才对。
自此,布利特·玛丽开始生活在不安和愧疚中,她一度觉得,是自己夺走了原本属于姐姐的生存权利。
为了讨好母亲,她总是尽可能表现得更好,而母亲却一直活在对姐姐的思念中,更加看不见眼前的小女儿。
布利特·玛丽喜欢花花草草,因为姐姐生前也喜欢。为此,她总是日复一日拯救无家可归的植物。
即使在严酷的寒冬,她也坚持不懈地给花浇水,相信光秃秃的花盆中迟早会生发出希望的嫩芽。
照顾它们,就好像姐姐的生命力也被延续下来了一样。
然而姐姐毕竟不在了。她就在那种不安、自责中一直生活着。内心的自卑感让她甚至也不敢去大胆追求和选择自己的幸福。
其实她本可以不必背负那样重的负荷,意外不是她的错,不被父母看好也不是她的错,是命运将她推向了那个位置。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句话:“我们活在命运中,但是我们不是被注定的,我们依然有我们的自由意志。我们可以抬头看天,随时看地,向着光明前行。”
生命太过短暂,不要背负不必要的枷锁前行。
命运不是被注定的,你的人生由自己做主。
02 人生没有确定的“清单”,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
故事中,布利特·玛丽在清单中,将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可人生就像握不住的流沙,不能被清单所安排。
从前她也是有梦想的,但是在她心里,与丈夫的梦想相比,她的梦想太小,小到不值一提。
她将丈夫的梦想看得比一切更重要,然而,为别人而活的人迟早都会习惯。
灰尘会在看不见的时候积累起来,生活也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发生变化,布利特·玛丽不知道婚姻什么时候已经溜出手心,但那确实发生了。
人生没有确定的“清单”,多少张清单都无法保证婚姻永不变质、永不过期。丈夫出轨便是她清单中的一个意外。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被彻底摧毁,这个以丈夫为中心的女人也彻底失去了自我。
她选择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没有抱怨、没有崩溃,但强大的孤独感袭来,让她越发不能够看清自己。
唯一肯定的,是变才是唯一不变,是内心固有的信念已坍塌。
她开始意识到,有时候,光有爱是不够的,你会忘了自己是谁。
马克·吐温说:“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
人生没有确定的“清单”,活着,便要学会与不确定“共舞”。
当命运之海呼啸着向你袭来,愿你有勇气乘风破浪、勇敢前行。
03 重新开始,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她想知道,一个人在老去之后,灵魂中还剩下多少自我改变的空间……”
63岁的布利特·玛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名“足球教练”,甚至还帮那些小孩子实现了梦想。
当被孩子们问及“您从来没像我们那样爱过什么吗?”
“哈。没有。我……哈,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确实,因为她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过。
可她后来坦言,“在梦里,会梦见巴黎。”
她是那种站在礁石上,却犹豫着不敢往下跳的人。
“我年纪大了,不适合去巴黎。”
“巴黎年纪多大?”
是孩子们的天真和坚定让布利特·玛丽重新找到了自我。
有时候,独自坐着,感受风吹过头发的时候,她会静静地想着巴黎。哪怕不曾去过,她的心却显然被巴黎征服。
就像孩子们做梦都在踢足球,内心的声音,就是真正所热爱的。一旦奔跑起来,脚下便有无穷的力量,即使摔倒了,受伤了,哭了,也是带着笑的泪。
故事的结尾,孩子们给布利特·玛丽的车加满了油,目送她离开。
“布利特·玛丽,向前走,别回头。”
在巴克曼先生另一部小说《外婆的道歉信》中,外婆对布利特·玛丽说:“你值得拥有更好的,布里特·玛丽。” “哪怕你是个老太婆!”
是的,在《清单人生》里,原本守旧、一成不变的布利特·玛丽,在她63岁的年纪,终于选择了重新出发。
在去往巴黎的路上,迎面的风都是甜的。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不被年龄所限,不被内心的条条框框所限,生命仍值得期待。
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别认栽;拐个弯,重新开始,未尝不会“柳暗花明”。
愿我们都能活成真正的自己,心存热爱,保持勇敢,行你所行,无问西东。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作者:素履(驿路笔记),一枚90后阅读及写作爱好者,编辑、自由撰稿人。专注于分享读书笔记、成长干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