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棒棒糖小菊子
推荐理由:本文详尽的描述了学生上讲台后的种种表现,真是千姿百态!有老练的、有从容的,也有胆小的、局促不安的,不管哪种表现,我们都能读出他过往的经历。老师能提供这样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太难得了!
从接到这个班的第一天,我就定下了一个规矩:
按照学生的学号,以倒序的顺序,每天安排一个人 ,轮流到讲台,面对全班同学分享阅读。
限时5分钟,可以5分钟以内,不能超过5分钟,如果超出5分钟会被我叫停。
只能分享课外阅读所得,不可以分享学过的课文内容。可以分享全篇内容,也可以分享自己觉得精彩的片段,也可以分享自己欣赏的某个词句段落,还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或感悟......
总之,只要能上讲台讲,只要分享的内容是适合儿童阅读的课外读物,都可以。
我认为,让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好处多多。
首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其次,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再次,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施加了压力,促使他们养成阅读习惯。
再有,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词句,掌握更多词汇,增强书面表达能力,让他们对所阅读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词汇、句段、篇章。
再有,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展视野,了解更大的世界。
还有,让学生学会欣赏所阅读的内容,引发体会或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
还有,从有益的课外书籍中,学会关注世界,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人生。
......
规则定下来后,我们每天都有一个学生上讲台分享。
后来 我选了启蓓做主持人,她每天都能在规定时间上台主持分享会,像模像样的。
44个学生,每一个人都上台讲过了,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表现我都能理解,也感同身受。
从容不迫的——平时上台机会比较多的,能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经常上学校舞台表演的,有的是经常在课堂大声发言,表达自己见解的,有的是经常上讲台引领全班同学朗读或者管理班级纪律的,有的是带领全班同学做操的......
口齿清晰的——平时演讲或表达机会比较多的学生,说得多了,表达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有条理。他们是朗读课文时能大声的,课间和老师、同学交流比较多的,课外和家人交流多的。
面带笑容的——尴尬的笑容,表现出不自信的内心;局促的笑容,表现出紧张的情绪;苦着脸的笑容,表现出迫于无奈站在讲台前;轻松自在的笑容,表现出已经做好准备具有充分的自信(这种孩子极少)......
声音细小的——几乎如蚊子嗡鸣一样,在40多人的教室里,没办法听见他说的任何一个字!即使在我的强调下,全班学生保持了绝对的安静,做了文明听众,教室里确实安静得连蚊子叫都能听得见。但是,他们要不就胆小、紧张得不敢大声,要不就是平时说话总是轻声细语,不习惯把声音从喉咙里面放出来。事后,他们又都感觉自己已经把声音放到了最大限度。事实却并非如此。比如,前几天启铭演讲时,我打断了她三四次,每一次都让她把声音放大一点儿,并让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果然,她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大。嘿嘿,我暗笑,这孩子,就是没有把声音放出来的主动。非要逼一逼,效果才能出来。
局促不安的——耸肩的;塌背的;扭动身子没办法安定下来的;眼睛向天花板看,让同学只能看见自己眼白的;眼睛看在第一排某位同学脸上的;眼睛看向远处但是没有焦距的;眼睛低垂看向地面的;眼睛一会儿看向远处,一会儿看向近处,一会儿垂下看地面的;舌头时不时舔一舔嘴唇的;手指在身前交叉扭动的;手放进上衣或裤子口袋,紧贴身体的;手一会儿在身前,一会儿在身后的;手一会儿摸摸额头,一会儿抓抓后脑勺的,一会儿摸摸鼻子的;左手一会儿撸起右边的袖子又放下,右手一会儿撸起左边的袖子又放下去的;一会儿向前迈出右脚,一会儿迈出左脚的,一会儿又以立正姿势站立的;把两条裤腿卷得很高很高露出小腿肚子的;只卷起一条裤腿的;卷起两只袖子好像要跟人打架的......
面红耳赤的;面色发白的;面色发青的;呆若木鸡的;为了不演讲站在讲台撒泼最后还是不得不讲的;觉得自己准备的内容不好在讲台上扭来扭去收藏关注的;站立很久后忽然灵光一闪,猛然醒悟知道自己要讲什么马上就开口讲的……
……
如此,种种,种种不同的表现。
真的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