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课拖堂了,跟朋友聊到这件事,朋友心血来潮,说“来来来,你给我上个课吧,还原一下你下午的课堂。”禁不住他再三撺掇,于是我就开始一本正经地讲起来。
他是想逗我开心的,还不时扮演一下调皮捣蛋的学生,但是,当我讲到一个演讲的小技巧时,他打断了我。
我说:当你的眼睛看到哪里,你的声音就能到哪里,因此,公众发言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把你的目光投向现场的后排,而不是仅仅看到你面前的人那里。
他对此表示强烈的怀疑:那我要是看着星星呢,我的声音也能过去吗?我再三说这只是一个表达技巧,或者说是一个心理暗示,他就立刻用别的例子来反驳我。我承认,在反驳他这方面我一直没赢过,因为他总是有理有据,一来二去我就有点烦,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了。可是他又偏偏不放手,情急之下我脱口而出:这个对你当然没什么用,反正你也没机会上课,也不会在公开场合演讲。
他沉默了一下,然后就真的沉默了。我知道这句话说错了,想要换别的话题时,他已经没了兴趣,最后不欢而散。
两个人沟通的时候,主要媒介当然是语言,但是非语言因素——比如动作、表情、情绪——都会影响语言表达效果,影响沟通的效果。
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是用完全轻松的情绪和语气去表达,对方会以为这仅仅是开玩笑吧。
回想当时我说这句话是的情绪状态,是不是已经开始陷在争论的烦躁之中了呢?所以,他从我的话里听到的,不仅仅是那句话的意思,更从我的情绪中,感受到了不耐烦的负面情绪,因此,那句话也就饱含了带有“人身攻击”的负面意义。
回想一下我们在沟通时经历的失败场景:争执、吵闹、嘲讽、斥责……其中是不是都包含着令人不快的负面情绪,而且语言的内容会让情绪变得更加恶劣,情绪反过来又会加强语言的恶意,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今日反思内容:要想好好说话,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没控制好,宁可暂时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