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老家,给舅妈过八十大寿。舅妈和我们同村,舅舅一直在外做生意,所以小时候我常常和她一起睡,每个夜晚,舅妈都会给我讲故事,这个文化不高的农村妇女,竟然可以从荒村野史,讲到情感故事,从姜子牙讲到刘伯承,从石器狩猎讲到如何包饺子。
想到小时候的种种,我忽然对社会历史有了兴趣,正好身边有本《中国社会史》,于是便翻了起来,谁知道竟然不能再放下。以后一段时期,都将会是我的枕边书。
这本书是当地著名历史学家梁庚尧的作品,也是他在台湾大学历史系讲授中国社会史的讲稿。虽然是教材,并没有我担忧的晦涩难懂的治学术语,却如同朋友聊天的侃侃而谈,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文字叙说了中国近六千年的社会形态发展,而作为读者的我感觉就是一杯淡淡的温开水,爽口,解渴,又不失营养。如果我是他的学生,一定会每次上课都收获颇丰,因为既听着舒服开心,又学到很多知识。
梁先生以他数十年专治中国史的功夫,于上古至近代各类文献、考古发现和前贤时谚的研究成果都有相当全面的掌握,所以书中才能从新石器时代写到晚清民国。作者运思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存续和变迁,尤其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阶层群体、典章制度乃至于文化宗教的产生发展,所见深刻贴切,分析通透详实,论断精准明确。
个人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佛教社会力量的发展与限制、宋元工商组织与工商资本、身份制度的盛行。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与宋元工商组织与工商资本,让人了解古代经济发展水平与规律,也可以作为今日的借鉴。佛教社会力量的发展与限制、身份制度的盛行,接触文化宗教信仰的发展,以便更好理解今日的宗教信仰和对比文化形态,身份,是一个社会固有的阶层划分。
接触这本书之后,我对梁先生非常敬佩,他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认真对待历史的态度,对于工作的孜孜不倦,对待人生的深厚情怀。做为一个成年人,这本书值得你反复去看。当然,对于治学者来说更是一本经典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