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长抱怨说自家孩子是“社恐”,哪怕面对同龄孩子,也是畏畏缩缩。
这诚然有孩子天生性格的因素在,有的孩子爱热闹、嗓门大,和谁都能自来熟;有的孩子天生爱安静,对外界的喧嚣热闹兴致缺缺。
但家庭教育在孩子社交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孩子其实天生就有社交的需求,也有社交的能力。
孩子尚在襁褓中时,就会对喂养者展露笑脸、表达依赖,这就是最初的社交。
孩子会对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其他孩子表现出好奇,想要亲近,这也是最初的社交需求。
如果我们能好好保护孩子生而有之的社交需求,并且加以合适的引导,孩子就算成不了“社牛”,怎么着也不至于“社恐”。
那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孩子社交呢?
一些成人世界的社交“潜规则”,也许正在悄悄构筑起孩子孤独的高墙。
“要面子”,孩子社交道路上的拦路虎
在小区的活动区,有一个爷爷带着五六岁的小男孩下楼,男孩抱着一个彩色的皮球。
男孩看到沙坑里有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小男孩,带着一堆工具在挖沙,就过去试探性地想加入。两个孩子挖沙挖得正起劲,看到新来的加入者,没有太多表示,自顾自继续玩。
小男孩看到没有人理会他,就提议说:来玩球吧,我们一起玩球吧。
挖沙的孩子们似乎对这个提议兴趣不大,抬头看了小男孩一眼,说:我们玩沙子。
小男孩觉得这是个邀请的信号,正准备蹲下身加入其中时,站在一边的爷爷,拉起小男孩就走,边走还边念叨:人家都不愿意搭理你,你还贴上去,你不要面子我还要面子呢。玩什么沙子,脏兮兮的,过来你自己玩球。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在想,我们是不是都曾经这样,以保护孩子之名,不由分说地将他拉开。
我们在害怕什么呢?
那一刻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是不是过往被拒绝时的焦虑、不安,我们代入了自己,害怕孩子遭遇颜面扫地的境地。
可事实上,也许正是我们的参与,在孩子心里植入了“被拒绝没面子”的念头。
早期,孩子们的社交,是非常直接的,他们不会为了顾全其他人的颜面而进行矫饰,他们会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我想和你玩,或者,我不想。
我们习惯了成人间虚与委蛇的交往模式,对孩子们的直来直去感觉很不适应。
这时,如果代入自己,我们就很容易感觉到对方不够“给面子”。
但这种直来直去的模式,才是孩子最常面对的社交模式。
所以,不要过度代入成人的社交规则,也不要过度敏感。
你的敏感,你的保护,你的“没面子”的担忧,都会阻碍孩子开始交朋友的尝试。
在我们的世界里,一个冷淡的眼神足以让我们知难而退;
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面对明确的拒绝他们还会勇往直前。
这种宝贵的勇气,我们不应该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加以束缚。
孩子被拒绝了,会难过,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抱抱,一份坚定的支持。
但请不要从一开始,就用“面子”来击碎孩子迈出去的勇气。
就像我很喜欢的儿童教育博主说的:我们越是害怕什么,孩子就越能感受到什么;我们心里没有什么,孩子就不会感受到什么。
我们太过害怕丢脸,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主动寻找玩伴的行为丢脸。
我们觉得孩子一次次去试图交朋友的行为勇气可嘉,孩子就自然会有力量不断尝试。
建立规则,坚定之余也别忘了温柔
有一回,在高铁上,我隔着一条过道的位置上是个年轻的时髦妈妈,带着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看到前排有一个小姑娘,和自己差不多年纪,便一直站在座位上往前看。
小女孩正在pad上玩游戏,小男孩大概也想参与,就伸手拍小姑娘的头,小姑娘一边嗔怪“你干嘛”,一边不耐烦地挥挥手,仿佛想驱赶这个不速之客。
小男孩的妈妈见状,非常严厉地制止了小男孩的行为,告诫他:你不可以骚扰其他人,你无聊了自己玩去。
说着就把小男孩推到了过道里,不让他站在位置上。
小男孩漫无目的地在高铁的过道里走着,小小一个背影,竟让我感觉到了些许落寞。
这位妈妈的规则并没有错,“不给其他人添麻烦”,是我们成人世界的规范。
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在哪里,我们不能随意成为那个不礼貌的闯入者。
可是这样就够了吗?
我们如果只是坚定地要求孩子不打扰,孩子最终只能被迫龟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落寞又孤独。
我们在坚定地给孩子立规矩的同时,也要看到孩子的需求。
孩子渴望和同龄人建立联系,渴望可以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可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莽莽撞撞的试探,看上去那么像是打扰。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你这样做,会打扰到其他人,你拍小朋友的头,揪小朋友的头发,只会让小朋友烦恼。
可是我知道,你只是想和她玩,对不对?你可以带着你的pad过去,问问小朋友,愿不愿意试试你pad里的游戏,或者你可以问问她,能不能让你和她一起玩游戏。
平常在家里,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来让孩子明白,怎样才是合适的打招呼方式。
等孩子有了足够的经验和方法之后,他们就自然可以用更礼貌、更友善的方式,传达“我想和你玩”的信息了,而不再是那个不速之客。
在坚定地给孩子立规矩的同时,我们也要温柔地看到孩子的需求,并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方法,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别用“有用”束缚了孩子的天性
许多家长聊起孩子的社交能力时,常有一个误解,就是只有那些“有用”的,才叫社交。
而是否“有用”这件事,也完全出自家长的主观判断。
比如,孩子能够结识到家境优越、礼貌又多才多艺的小伙伴,就是“有用”,
孩子和家庭普通、才能平庸的小伙伴玩就是不求上进、没有出息;
比如,孩子能在公共场合侃侃而谈、毫不怯场,就是“有用”,
在家里不分场合谈天说地、分享见闻,就是聒噪;
比如,孩子能与他人辩论,条理清晰、明辨是非,就是“有用”,
在家里鲠着脖子跟你争辩是非对错,就是不服管教爱顶嘴的刺儿头。
社交于我们,似乎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基于社交能不能达成我们既定的目标,来评判孩子的社交能力。
可是,别忘了,孩子的底层能力是相通的,只有在日常的环境中得到了良好的训练,才能在重要的场合发挥作用。
孩子通过和周围的其他孩子玩耍,习得了如何不卑不亢地和人交流,如何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才能在遇到新伙伴时游刃有余。
孩子通过在家里谈天说地,习得了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才能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
孩子通过和你争辩,习得了如何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如何赢得他人的认同,才能在和其他人辩论时也有条不紊。
所有在关键场合能够发挥作用的能力,都来自于日常的积累。
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关键场合去给孩子做训练,我们只有利用好日常的情境。
那些看似没有意义的小朋友间的说说笑笑,那些看似聒噪无聊的孩子的夸夸其谈,那些看似烦人叛逆的争辩,其实都是孩子的学习过程。
别用“有用”去束缚了孩子,让孩子放松,去享受社交过程中的快乐,体会过程中的成长。
社交能力,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是否能够和他人建立起稳定良好的关系,会对孩子的生活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孩子可以放松地去实现自己生而有之的社交需求,完善自己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