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是一件平常而不可或缺的物品,它下雨天为我们挡雨,热日下为我们遮阳,让我们在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重要性。宋朝诗人杨万里在《晚归遇雨》中写道:“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烟雨蒙蒙,小草低头,伞却早已为我们挡住了雨水。近代学者胡适曾写道:“重重叠叠的绿意中,红色格子的遮阳伞。”让我们在热日炎炎的夏天感受到了伞的温情。伞,是我们生活中默默无闻的良友,它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传说,伞是鲁班的妻子云氏为了丈夫免受日晒而制作的。《白蛇传》里,白娘子和许仙的定情信物就是一把伞,他们在西湖断桥边凝眸私语。伞不仅仅是挡雨遮阳的工具,更是传递感情的媒介。它的存在,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爱。
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东汉蔡伦发明了纸,人们在纸上涂上桐油,制作了油纸伞。文人墨客喜欢在伞上题诗作画,更是让人感受到伞的文化气息。唐朝白居易写道:“江南雨,古巷韵绸缪。油纸伞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湿清眸。幽梦一帘收。”在江南的雨中,古巷中弥漫的缠绵,油纸伞下凝结着怨恨的黛色,丁香花下湿润着清澈的眼眸。白居易的诗句,将这一幕幕诗意地描绘出来,展现了江南独特的韵味。
伞也是一种装饰。在古镇的小河边,一把大伞撑起,图案精美,色彩绚丽。坐下来,品一杯清茗,伴随着淡香和清,一片安逸和舒适涌上心头。 这种感受,沉醉其中,忘却尘世喧嚣。
伞的艺术走向让人遐想和期待,它的形状、颜色、图案都可以展示出人们审美和创意。在未来,伞的用途将不断拓展,它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或许是一种绿色的能源。无任如何,伞的未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
其实伞的蜕变也让人时时提起。
有一种伞叫三檐青罗伞,它是旧时仪仗行列所用伞盖,有的两层,有的三层,三层的等级要高于二层。它已经渐行渐远,现如今只能倚在博物馆的墙角边。
旧时还出现过万民伞。这是绅士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赠送的一种伞,倘若地方官真有德政,老百姓还是心甘情愿送的。可偏偏这些地方官,无德政,爱面子,捞资本,硬逼着老百姓出钱送伞,绅士还了地方官的人情,贴了金的地方官便有了炫耀的资本,想来还是可笑的。
还有一种虚拟的伞叫保护伞。有的人有地位和权力,却经不住利益的诱惑,甘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走向了不归路。为黑恶势力撑伞只能是暂时的,贪念膨胀和侥幸的心理,黑恶者不知收手,倘若风狂雨骤,恐怕不但自己淋个透,连伞也被吹得无踪无影。当歌舞升平的时候,更要警钟长鸣,方赢得风清气正。
伞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挡风遮阳的工具,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让伞回归本性,撑起一片蓝天, 撑起最美的梦想。让伞成为最美的存在,驱除阴霾,荡涤污浊。大家一起努力,追求共同美好的生活,交织最美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