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锂产业链上游原料端包含锂辉石、锂云母等锂矿石资源,盐湖卤水及废旧电池锂回收;中游产品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及氯化锂等锂盐产品;下游中间品包括正极材料、金属锂、电解液等,终端应用在锂电池和传统工业领域,其中锂电池占终端需求比重超过80%。
2. 从工艺流程上看,制备碳酸锂主要采用硫酸法,制备氢氧化锂同样采用硫酸锂苟化法。总体看,锂辉石既可制备碳酸锂也可制备氢氧化锂,成本差异不大,但工艺路线不同导致设备无法共用,若增加额外成本和设备则性价比不高。此外盐湖卤水制备氢氧化锂的成本比制备碳酸锂的要高很多。
3. 从成本价格上看,
①用锂辉石提锂(硫酸法):生产1吨碳酸锂需要消耗约8.76吨锂辉石精矿,2.47吨硫酸,0.91吨石灰石以及2.27吨纯碱。
②用锂云母提锂(硫酸法):生产1 吨碳酸锂通常需要150-200 吨锂云母原矿,不同品位锂云母矿提锂差异较大,平均测算生产1吨碳酸锂需要消耗约18吨锂云母精矿,2吨纯碱以及9.1吨硫酸盐。
③从盐湖提锂(膜法):生产1吨碳酸锂需要消耗约2000立方米卤水,仅占原料成本的22%。
④对于氢氧化锂而言,基本上都是采用进口锂辉石路线生产,通常生产1吨氢氧化锂需要7吨 6%品位的锂辉石、0.1吨纯碱、2.05吨硫酸、1.33吨烧碱等。
4. 从上游原料上看,烧碱与纯碱原料来源都是盐;从需求端看,烧碱下游锂电行业或者纯碱下游碳酸锂,占两碱的消费比重均不高。碳酸锂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纯碱,目前占纯碱下游消费比重在1-2%,消耗量在60万吨左右。氢氧化锂生产过程中加入烧碱,此外三元正极材料中三元前驱体需要加入液碱,烧碱下游中锂电行业占比在5%左右,消耗量在200万吨左右。但目前真正对纯碱需要造成影响的下游是玻璃和光伏行业,光伏玻璃成为纯碱的主要需求增量来源,对烧碱造成较大影响是氧化铝和印染纺织行业。
5. 纯碱和烧碱虽作为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原料之一,但由于锂电产能相较于其他下游而言较少,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并未对两碱的需求造成实质性影响。对于纯碱下游而言,浮法玻璃和日用玻璃需求相对稳定,同为新能源的光伏玻璃将是未来主要的需求增量来源,其行业纯碱用量远大于锂电,对于烧碱而言,则需要关注氧化铝的产业和纺织行业,不过锂电行业需求量依旧将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