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和“末”的思考
今天在给一个学生讲解条件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的时候,引发了我的小思考——关于“本”和“末”。涉及到这两个语法点,只要弄清楚了主句和从句的关系,其他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我思考着:为什么孩子做题过程中经常出错?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这个知识点。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区分主句和从句——哪句话是主句?哪句话是从句?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好比中医的望、闻、问、切一样,先找到“病灶”然后再对症下药,最后才会达到药到病除的功效。 其实教育也好,生活也罢,何尝不是如此呢?找到了生命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其他的细枝末节处理好了都是滋润生命的养分;但如果失了这个根本,到头来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正如师父曾经讲过:“教育也好、文化也好,其对象都是生命,是生命中的精神部分,即精神生命;追求的是生命状态的改善或素质的提升,即成长。不能站在文化的角度,我们就看不高远;不能从人性出发,我们就不可能深入。既不高远又不深入,那我们必然会因扎不下根而活得浮躁,因不明确方向而迷茫。
修己利人是中华文化四大思想基础之一,走的是执本驭末、主行次从的路子。父母是孩子的根本,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成长是成绩的根本,心是根本中的根本!” 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本,才能驾驭自己的末,如果我们迷失了自己的本,让末胡作非为,那后果不堪设想……修己利人走的就是执本驭末、主行次从的路子,这更是一条通往康庄的大道!我庆幸师父为我引路,我庆幸师姐们为我支撑,我庆幸如今我已在路上!
云朵201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