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作为一个
同样与安德烈同年的21岁的我,自以为和父
母存在天堑般的鸿沟的人,惊异于他竟能如
此敞开心扉与父母进行这样深度的交流,惊
异于他思想的深度,对人生的思考
在他这样的年纪,让我都忍不住想穿越去10年前:
坐在街角的一个咖啡馆,点上一杯热气腾腾
的咖啡,安静的和他认真的聊一聊。这个认
真的少年,也 在担忧母亲生死的人。
1、
而关于他的母亲,龙应台女士,则更多
的应该是敬佩,敬佩她对于生活的练达,对
于子女的关心和理解,细心的关注,温柔的
语气,理解并尊重的表情,母爱的伟大,在
这一封封的家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毫无保
留。面对安德烈的苦闷两难,她说:
“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
敦敦教诲,引导他向前的路。
现实就是如此,不停做选择,处在选择之中,
两难之中,苦恼又艰难的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来,而这些选择,也就构成我们的人生。
2、
*“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
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
我感到汗颜,是的,就是这样,处在现在的
阶段,住在那个为我遮风挡雨的房子里,我感
到安逸,温暖,安全,但是,我不满足,对于
目前的我来说,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在外面
的世界有太多的路我想要去走,太多的风光我
想要去领略,我想去疯狂,我想去闯,所以我
头也不回,走出这所名为旧房子的怀抱。
不去理解,不去在意近在咫尺的爱,所以
在暑假两个月,待在父母身边,我苦闷,感觉
荒废了时间,感觉停下了脚步的不适,觉得生
活好像在虚度,同学们医院见习的见习,暑期
三下乡的三下乡,准备考研的在学校认真看
书,旅行的出去到处走,就只有我,只有我,
待在这个小地方,每天只是做饭,洗衣服,睡
觉,做饭,洗衣服,每天每天,看不到每天爸
爸妈妈回家的疲惫脸孔,听不到他们期待的声
音,感觉不到他们为了我开心,拖着沉重的身
躯陪我去玩儿,我看不到。幸好有了这本书,
幸好还不晚。
3、
但是她又说:
* “安德烈,想象一场冰雪中的登高跋涉,你和菲力普到了一个小木屋里,屋里突然升起熊熊柴火,照亮了整个室内,温暖了你们的胸膛。
第二天,你们天亮时继续上路,充满了勇气和力量。柴火其实已经灭了,你们带着走、永不磨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
父母之伟大,不过如此,柴火般燃烧自
己,把一切送给子女,不求回报,甚至不求他
们的回眸,柴火本身,又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
得它呢?写到这里,就想到了妈妈今年脸上新
增的皱纹,和青丝里清晰可见的白发,刚刚40的人啊,怎么就这样垂垂老矣呢?
以上黑体字,转自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