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有人走的路》第一部分中,作者提出了:自律是解决人生的首要方案。而在第二部分中,探讨的是:自律的原动力——爱。
作者对爱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由此,我们懂得自我价值的重要性,我们自律,并付诸实践。而接受爱的一方,也由于对方,而懂得自律,懂得自我完善。所以,爱是自律的原动力。
这是作者多年心理学临床经验和个人的体验得出来的观点。关于爱,古往今来,已有很多人给出多个维度的定义,我们无法判断其是否正确,它只能是个人心中的一个参考准则。无论如何,《少有人走的路》中对于爱的定义,以双方的心智成熟为出发点,具有积极意义。至少这是一条促使我们成长的路。
关于爱的定义是书中第二部分的最基本概念。
但是,作者的目的不是解析爱,而是努力消除多数人对爱的误解。所以,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种不是真正的爱:
- 坠入情网
人们会坠入情网,恋爱初期觉得对方十分美好,连缺点也觉得可爱,一切都可以容忍。但这往往和性有关。一段时间后,当热情褪去,双方开始出现很多观念和习惯上上的矛盾和冲突,甚至觉得对方怎么那么讨厌。然后开始怀疑,对方是否真的是“对”的人?
然而,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而是“自我界限”的暂时性崩溃。“自我界限”是心理学上的定义,婴儿处生七个月左右,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界限,对于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没有区分。当他慢慢长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意愿和周围人并非一致,而自己的胳膊、眼睛等是属于自己,周围环境不属于自己。“自我界限”的认识和发展会持续到青春期乃至成年后。而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暂时性崩溃,原本封闭的“自我界限”带来的寂寞感消失,我们感觉自己和对方“合二为一”。
一旦这种坠入情网的体验结束,“自我界限”再次封闭,开始感到幻灭。这时候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学会真正的相知和相爱。
- 依赖性
一个丈夫抽烟酗酒,不关心家里,向妻子保证多次却屡次再犯。最后妻子和孩子离开他,他却十分痛苦,哭诉他有多么爱他们,没有他们就活不下去。后来他遇到一个说喜欢他的姑娘,他立刻又恢复正常。
这是消极性依赖人格,却不是真正的爱。他们苦思如何获得别人的爱,却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这种情感关系,只为填补内心空虚,实则脆弱。
有的人对伴侣过度的依赖,不给对方自由和独立,这种关系难以在心理上健康发展。他们不肯为个人的成长负责,宁愿牺牲最亲近的人的感受。唯有学会独立,且能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使关系更加持久。
再例如溺爱孩子的母亲,为孩子事无巨细安排好一切,不愿让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生怕他受伤害。这其实是母亲对孩子的依赖,却不利于孩子的心智成长,这不是真正的爱。
所以,过分依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和心智成熟毫无关系。
- 精神贯注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嗜好,喜欢股票、踢球、宠物等。这些是“精神贯注”。真正的爱也具有这个特征。但是“精神贯注”并不意味爱。
例如有的人把情感倾注在宠物小狗身上,将它当成家庭成员看待。但宠物和人有区别,实际上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投射到它身上。并且,当宠物不再乖巧听话,我们也许就不再喜欢它。
爱的本质是希望对方有独立的人格,所以,对宠物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同样,我们要区分爱的是人还是“宠物”。
- 自我牺牲
例:为家人安排好一切。他的真正目的,却是为了维系自我的美好形象。有时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一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出自个人意愿,核心动机却是满足自我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也许都是为赢得私利。
受虐来换取他人的愧疚和道歉,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享受报复的快感。受虐待狂者还有一种错误观念:他们一厢情愿,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其实,他们的潜意识蕴藏着更多的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
总结
以上几种都不是真正的爱。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以爱为幌子,来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这也符合了作者在前面说的: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但是,除了自我牺牲外的几种类型,并不是不好,它们可以成为爱的基础。不过我们需要转化,我们因为喜欢上某个人,然后做出承诺,并不断努力用行动来实现。逐渐的,我们由最初的感觉转化为真正的爱。而感觉感觉本身不是爱,只是欲望。
爱是一个动词,需要我们用行动,为自身和对方的心智成熟不断努力。
爱的表现:
- 懂得关注的艺术,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倾听。
- 我们要明白,爱的道路上会面临风险。
- 尊重对方的独立性。
最后
以上更多的是对书本的总结和整理。但是这个过程,让我有了新的认识。想探索更多的人,需要认真仔细的阅读原著。关于爱,我觉得是个深奥的话题,难以明朗。这本书给了我们参考方向去辨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