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447。2020-4-10》
今天是庚子年庚辰月癸未日,三月十八,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
第二十五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船山讲解说,"自成"的"自"字,与"成己"的"己"字不同。
"己,对物之词,专乎吾身之事而言也。自,则摄物归己之谓也",意思是说,自己的"己"字,用于表明与外部世界的相对;自己的"自"字,则涵摄了自身和外部世界。
为什么要做这种区别呢?因为朱子为了防止人们把"自成"错解为只是成就一己而已,"故于《章句》中兼物为言"。朱子原文是这样的:"言诚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当自行也",可见,朱子煞费苦心而特地将"物"包含进来,用心不可谓不苦。不想,却有后人据此解为"物之成也,固有天成之,而不因乎人者矣,遂举‘自成’而一属之天理之自然",这些人就这么拐一个弯儿,转身掉入了"无待"之妄,什么是"‘无待’之妄"呢?即指把人的作用和作为拐没了,彻底掉入自然主义的口袋里爬不出来。圣贤再苦,备不出妄人辈出啊。
那么,如何"有待"呢?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中庸〉》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