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中国历史,很有意思,准备写个学习历史读书笔记系列。
中华文明的基本性格是什么?主要体现在血缘家族和祖先崇拜。
血缘家族这个我们现在也不陌生。
在村里的,基本上每个村子都会有几个主流姓氏,占据了村子70%以上的家庭。甚至有的村子干脆就是以姓氏命名的,比如李庄,王庄,某家村,这些在小说中也比较常见。
在一个县城,官场常常也是由几个家族把持的,比如现在偶尔爆出的新闻,一个县,主要职位的几位官员都是来自同一家族。
在民国历史上,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全国赫赫有名。
红楼梦中的护官符,讲述四大家族的富贵显赫:
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血缘家族的例子,如果追溯历史,你才会发现,在新石器时代,这种血缘家族已经初现雏形。
西安市人民北路的姜寨遗址,是新石器时期的,距今7000年。这是一个村子,大概有100多户房子,这些房子的布局,是分成五组环绕在一个广场的,且房门都开向广场。
可见,这个村子是由一个先祖分下来的5个大家庭组成的。
这个中间的广场,每年都要举行祭祀祖先的盛大仪式。
祖先崇拜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点之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祖先崇拜是从鬼魂信仰发展来的,我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会消失,他们还获取了超能力,可以让人畏惧,也可以让人依附,死去的灵魂只是去了另一个是世界,那个世界规则和我们这里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是决定他们财富的是他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祭奠他们,给他们烧纸钱。
所以我们从古至今,上到王室,下到平民百姓,对祭祀的重视都是无可复加的。
夏商周时代,宗庙是都城当中最中心、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的建筑,比王宫还要好。
中国商周时代出土的青铜鼎,是用来盛放祭祀用的猪、羊的,还有各种精美的玉制的器皿,也是用来盛放祭祀用的美酒的。
历朝历代,一直到清朝,对祭祀的重视只能说有增无减。
我们现在去参观各地故宫,也会发现,古代皇帝还有皇后的居室,客厅是要用作供奉祖先的,侧室才可留给自己居住。
而参观各地博物馆也会发现,很多精美的物品,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主要是用来祭祀的。
历朝历代皇帝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各种祭祀活动,比如发生自然灾害了,要祭祀,祈求祖先保佑,天现异象,也要祭祀,祈求祖先发挥超能力好让我们逢凶化吉。
最后起效果了,自然是祖先的功劳。
没有起作用,那必然是我们祭祀的力度不够,或者不虔诚。
心诚则灵,一定是我们祭祀时还不诚心,或者犯了什么忌讳。
现在,过年过节要上坟祭祖这个风俗在全国还普遍。
甚至南方很多地方都还保留有宗族祠堂,每到过节要整个家族的人去祭拜。
想起我们家公公,退休之后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重修了家谱,第二件,前不久在老家院子里买了块地,要修宗族祠堂。
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听长辈之间聊天,说这个家族发展得不好,一般多指子孙婚姻或者事业不顺或者无男性继承人等等,最终常常归因于祖坟位置选的不好,风水不好。
于是还会有很多人,会考虑给祖先移居一下,换个风水好的地方,这样祖先们住的舒服了,才会保佑子孙后代。
作为一个现代人,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只是觉得这些是风俗,是习惯。
有些东西就像房子里的大象,大家都看得到,但是如果没有人指出来之前,你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就比如血缘家族和祖先崇拜,如果让我们从身边找各种例证,那真是数不胜数,但是好像这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之前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