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体化是与好奇相连的的,好奇是放下自己可牛、可懂,接纳对方的言语行为,相信他有他的道理,放下可能就不会有评价、插话、指导、建议,很多的好奇就会以具体化的方式表达。
二、一般先描述当前的情况(具体化)——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他对周围人对自己看法的看法——如果有可能希望有什么变化——实现了会怎么样——他都做过哪些尝试——这些尝试都怎么样——对此他的思考是什么。具体化的时候要多角度问一些问题,地点、人物、事件、感受、想法、程度等。
三、关于阻抗。将阻抗埋葬,此路不通绕路走,当来访者看似不配合其实是在提醒:人家有人家的道理,关系不到位、方式不到位,不要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没有阻抗的来访者,只有不懂合作的咨询师,要更多的反思自己有哪些可以合作之处。不要埋怨,埋怨会陷入到内耗之中。
四、尊重与希望,是否做到了真正的尊重。真正的陪伴加等待慢慢的改变就出来了。
五、流程图:先跟自己搞好关系,情绪好,不深陷自己的状态,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注意照顾好自己。
1.先确定主题,当下最需要先解决的问题.
2.希望解决到什么程度.
3.有什么资源,怎么交流相对有效。
4.接下来能做什么?当下先去做啥。现在就去做,做的过程中就会有自己的感悟。顿悟不能带来行动,行动可以带来顿悟。
六、热情、真诚、真正的换位,正面关注,看到更多的面,然后就可以积极的建构。
七、孩子的三种状态:消费型、游客行、抱怨型。我们的态度:无论何时要照顾好自己是最重要的,觉察自己是否有情绪,接纳自己的无能,不要想着自己能做到啥、改变啥,带着目的就会败下阵来,没有目的就会聊下去,无欲则强。 急着改变是父母的大忌。
八、孩子游客型咋办?先稳住自己,照顾好情绪,等他想聊的时候再聊,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关系够了,变成抱怨型,听他说,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变成消费型,你不要比他快,你比他快,他直接就断掉了。不管不是完全不管,能管的时候要管,越管越糟,就要少管或者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