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全文请点击 目 录
上一章节回顾:
第三十二章 高原期
字数:2399
时间:2016-8-23
1.
学校为我们举行了18岁的成人礼,听着主席台上一位年轻老师慷慨激昂的《青春宣言》,我心里盘算着,高考距离我们只剩下一百多天了,只剩这么短的日子了。因此,袁小丽,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告诉你。
我喜欢你,我在拼命地补习数学,咬牙坚持着每一个日夜。我感觉脑袋里有一条小虫在啃噬着我的脑细胞,它钻拱进了每一处角落,让我感到痛不欲生,不过一想到你,我就不去在乎那些痛楚,我只想赶快熬完这一百天,然后光明正大地和你考进同一所大学,继续光明正大地和你在一起。
写完最后一个字后,我合上了日记本,把它锁紧了抽屉。
一月的黄昏很短暂,暮霭也很稀薄,落日还未完全降入西边的地平线,就被让人感到窒息的夜色吞并了。那暗夜的咬合力着实强劲,看到它的人会丢掉所有的情感,微弱的希望连带着他的最后一丝执念,都被咬得骨碎筋断。
我感觉好多天没跟袁小丽正儿八经地说过一句话了。在我们相遇的任何场合里,邂逅也好,我刻意在等她也罢,都只是匆匆看对方一眼就擦肩而过。那一撇,有些随意和闪烁,却是欲盖弥彰的做贼心虚。
操场上混杂着各年级的学生。
高一高二的那群“小兔崽子”就和我们只差一两岁,但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们比我们这些饱受高三生活摧残的可怜人儿年轻十来岁,他们把能丢掉的“器官”统统从体内摘下,“零件儿”散落了一地,这就是他们总“没心没肺”的原因。
他们还不知道,这些东西他们迟早要再捡起来,一样样儿地安回去。
我们在“题海”中畅游了三个月之后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需要释放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开始满地上找他们扔掉的东西,希望能捡几套能替我们分担愁苦的“心肺”。
我踢开了一颗石子儿,它一开始孤零零地“站”在塑胶百米跑道的第三道上,又孤零零地滚进了足球场,看着它磕磕绊绊,蹦蹦跳跳,带着惯性还来了几圈翻滚的样子,我想起了从前。
一路走到现在,我经常怀疑我在初三结束那年就睡着了,一直没有醒过来,在西城的生活其实就是一场梦。我用针扎过自己,扎完后接着就后悔自己做了一件多么缺心眼儿的事,看着被扎肿的大腿,我也庆幸,原来一切都是真的。
我真的上了高中,并且已经高三,高考的报名费也交过了,信息采集也结束了,还有一百多天,就剩一百多天,我就要参加人生中最重要,并且还算公平的一场考试了。
我曾经主动要求退出的实验班现在是什么场景?那些书呆子是不是已经把教室改造成“学宿两用”的了?里面是不是已经腾出了一个角落专门摆放暖瓶、被子、脸盆和军大衣了?
这么多人睡一间教室,他们能伸开胳膊腿儿的吗?睡前用不用脱衣服?这么多对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他们就不会?我赶紧摇了摇头,他们一定不会。
胡思乱想的功夫,一股寒风呼啸着向我袭来,我打了个寒颤,高三的冬天,真他妈冷!
“阿嚏!”我揉了揉鼻子,几个高一的女生听到了喷嚏声,回头傻笑着。
2.
我踩着晚自习开始的铃声进了教室,里面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麻辣串夹烧饼的味道。
很早之前,我就在想,等高考结束后,我要和徐春殷一块儿去把学校对面的麻辣串摊包下来,包一整天,不断让老板给我们炸串,甭管花多少钱,甭管最后会不会吃的再像我吃炸土豆片中毒那样,我们就是要在那个几平米的小摊上“挥金如土”。
教室里的暖气很足,让人昏昏欲睡,我冻僵的身体逐渐恢复了温度。我趴在桌子上,脸的一边贴着课桌,用笔在草稿纸上使劲划拉着,盯着那道已经被我算出了好几个答案的数学题,还是下不了决心去选我觉得最像正确答案的D。
袁小丽的状态也不太好,我把她的一举一动都收入眼中。她有些急躁地用橡皮擦着那本《文综习题册》,课桌腿儿也随着她胳膊的来回摆动轻微地碰撞着地面,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
唉,能难住她的肯定是道地理题,我给她讲了好多遍时差计算题了,她就是理解不了。
“你就记住,东方的国度永远要早一些看到新一天的太阳,比如澳大利亚。明白吗?如果有一天你去了那里,就可以在早晨6点的时候给我打过来电话,告诉我你看到了世界上新一天的第一缕阳光,那时中国才4点。”
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是不是说澳大利亚的一天有26个小时?否则怎么会比我们早两个小时看到太阳?”
这都是什么逻辑?!我放弃了。
月考成绩公布了,我感觉自己没什么提高,最近明明也没有偷懒啊!我早就对月考排名不感兴趣了,我只跟自己比,想要考上二本,总分至少要达到560,我每次都能考到600以上,但西城中学出的题,难度能有多大呢?我心里没底。
和袁小丽聊天时,她托着腮告诉我,最近她也有这种感觉,无论学习上多么努力,仍旧停滞不前,这叫高原期。随后,她停顿了几秒,满心顾虑地说出了她的担忧:如果高考时高原期依旧没过去,怎么办?
我安慰她不要胡思乱想,两年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她是一个这么容易神经紧张的人,她和每个人都能相处得很愉快,但现在的她好像有些不知所措。至少,高三之后,她是这样的。
之前,我并不相信青春校园小说当中的故事,每次看到一个高中生为了和他喜欢的人去同一所大学而在高考中放弃一个大题不做的情节时,我会嗤之以鼻。那可能是他努力了很久才紧紧攥住的十分,可能是连续两个两个月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成果。
他还背负着父母与老师的殷切期待甚至是光耀门楣的重任,一个从小就生活在很多人灼热目光中的人,是没有资格去选择自己的未来的,更没有勇气和力量去悖逆那些神圣的使命。
但为了袁小丽,我突然有了这种悖逆的冲动。我想和她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她,还有她从小学就顶着的优生的光环,对我这个曾经的差生有那么巨大的吸引力。
原来我们是完全来自两个世界的人,没有一点交集,像两个孤独的圆形,可以保持着距离好奇地打量着对方,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大一部分面积相切在了一起。我很相信有一天,我们会完全重叠在一起,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段高原期的痛苦和担忧,注定将成为我们之间那份暧昧,相互吸引情愫的一份刻苦铭心的注脚。如果我们真的走到了一起,或许会经常提起“你还记得高三的那段时间吗?我们俩都为遭遇高原期而对高考产生了担忧呢。”
但也有可能,我们谁都不会再去提起……
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