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其分布范围北濒渤海、南抵苏皖、西进河南。玉器多为佩戴的小型装饰品,有珠、环、镯、佩、坠等,还没有出现完整的玉礼器。早于良渚之前,大汶口人就有了设计组合的项饰,这些成组的珠子与坠饰搭配组合在一起,装饰形式完整有序,极富美感和设计意识(如图054)。
大汶口项饰中的构件比如四联环、三联环、单体环都与红山出土的类似,不仅是形制,甚至工艺上都很类似(如图055)。除了较早发展出了设计组合的项饰,大汶口文化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它的镶嵌工艺,这种使用绿松石镶嵌在其他材料上的工艺从大汶口传递到后继的龙山文化,从龙山持续到二里头和殷商,西周时期这种工艺稍有衰微,到战国时期突然风行,特别是在青铜制品上的镶嵌,比如青铜带钩和青铜镜。战国末期,可能是由于战争的原因,中原的镶嵌工艺突然中断,却被西南的古滇人保存下来一直持续到西汉。除了镶嵌工艺,大汶口人偏爱绿松石和骨制品的传统在黄河流域也延续到了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这一传统可能得益于周边地区丰富的绿松石蕴藏,紧邻黄河中下游的汉江流域从陕西省东南部白河县到湖北省西北部郎县一直是録松石的主要产区。
大汶口文化的雕刻工艺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数量也很可观。这些雕刻品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简、骨梳、牙雕饰、嵌绿松石的骨筒、雕花骨ヒ、穿孔玉铲、玉珠以及陶塑动物等,工艺都相当精细,造型优美,是大汶口文化中颇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以上文本由【牧古说宝珠】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