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从情绪崩盘到内耗清零,只需做一件事》
知乎有言:“中年,是承上启下的时代,既要赡养父母,又要抚育子女,是人生最充实也最辛苦的阶段。”
确实如此,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既要为老人遮风挡雨,也要为子女铺路搭桥。
作为一个中年人,老与小的生命双重奏,让我常常情绪崩盘,过着行尸走肉一地鸡毛的生活。
直到与读书会相遇,我才渐渐明白:
唯有读书才能启智润心,清除中年人的内耗。
01 困顿 中年人的内耗 永远无法摆脱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
中年人的心累是不知如何教育小孩,一个内卷入不入局的问题,就能把每个家长耗死。
太卷太鸡,身心健康堪忧;
又不甘心真正躺平摆烂,输在了起跑线;
还在纠结,普通家庭完全卷不过资源丰盛的家庭。
一日带着孩子闲逛,被一家双语科学实验室的活动吸引了。
体验课中,中教外教同时授课做实验,提升孩子语言与思维。
一举两得,于是我头脑发热报名了。
谁能想到,这家机构在疫情期间都未倒闭,却突然一夜之间破产关停了。
一节课都没上到,损失了很多钱。
自责的内耗与选择机构的烧脑,让我明白苟且才是生命的底色。
中年人的身累是承载着家庭的重担。
我的父亲身体不是很好,经常要去医院定期复查。
我住在上海浦东,医院在杨浦,开车单程不堵车要一个多小时。
有时早起陪父亲开中药,虽是在浦东,但也有近50分钟的车程,还要四五点钟早起排队,不然抢不到号。
早起的睡眠没有保证,又加上来回驱车的精神紧绷,自己的身体也在每况愈下。
正如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说:“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
此刻我才明白中年人的真实写照是:血气日衰,形容日瘁。
中年人日益损耗的精气神,正将自己推向情绪崩盘的深渊。
02 寻求 坏情绪的出口 减压冲出牢笼
余华老师说:“精神内耗一方面可能是消极的,我们用很简单的话说,人好像一直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其实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如果他什么都不耗的话,他连寻找出口的动力都没有了。精神内耗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寻找一种出口,寻找他自己人生的出口。”
当我加入顶峰相见读书会之后,情绪在温暖有力的文字中逐渐释怀,被治愈的心灵在思考中觉醒。
在共读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时,我了解到查理是一位特别热爱阅读的人。
在早晨7点前,他就完成了当天的阅读工作,而我7点还未起床,这就是成功人士的优秀品格。
查理芒格认为自己是一本行走的书,他无论去哪里,都会带上书。
他说:“我没有见过一个优秀的人是不读书的。”
此刻我才明白,想要变得优秀,必须每天阅读。
于是每天的闲暇时光,我不再追剧,不再刷小视频,而是在文字中浸润,有时还忘记了时间。
阅读学习的日子,生命在与伟人思想的交融中逐渐丰腴。
伟人的精神引领,让我不再像从前一般抱怨,而是在文字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该如何把握。
在《弱传播》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的故事是老鼠欺负猫,而在中国的动画片中,都是猫捉老鼠,如《黑猫警长》。
所以我们逆向思维,站在弱者的姿态进行传播,也许得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逆向思维中,我开始觉察,如果成为情绪的奴隶就不免落入俗套。
掌舵情绪才能清除内耗,成为快乐的主人。
于是我冲出情绪的牢笼,不再被其裹挟,而是在逆向思维中,以好的情绪面对一切问题。
03 革新 好心情的修炼 汲取正向能量
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我在顶峰相见读书会中,不断汲取正能量,开启革新自己的新征程。
读书可以修炼好心情,当情绪不再郁结,内耗也会随风而逝。
沉浸在书籍的辽阔世界,就会暂时忘却现实的世界。
一个与自己生活完全不一的新世界,令人驻足神往。
当闲暇的散点时光被赋予意义之后,生命便远离了负能量。
很多名言金句都给人以警醒与启示,名人的实际案例分享也会促进个体思考。
在观照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思辨获得新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同时连接跟多的正能量。
读书读了多了,慢慢就养成了阅书悦己的好习惯。
在阅读中,感受生命喜悦地生长,感受美好能量的补给,是人间的幸事。
生命更快乐的就是有一群人一起好好读书、天天向上。
而读书会让人更惊喜的是:只要按时完成打卡,还可以获得读书奖励金。
同学们在这样的奖励机制下,看书阅读的热情更加持续高涨了。
身心愉悦又赢得奖励,一箭双雕何乐为不为呢?
写在最后
夸美纽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人生真正的智慧就是让自己不在负能量中恶性循环,而是随时为自己充满快乐的能量。
希望我们一起,在阅读中享受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