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这个名字在我这二十几年的生活中出现过很多次,印象太深刻。读书时,学校和老师推荐的书目里有《曾国藩家书》,学习中国近代史,曾国藩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及至今,开始慢慢开始喜欢看一些历史、政治之类的书籍,名人传的书籍成了其中一个借书的方向。不过最近才去图书馆借了《曾国藩传》,想了解了解这个部分人所称的“千古完人”,学学做人,也更深了解一点祖国的历史。
一、关于成长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也算不得很富裕,小财主的家境吧。这应该算是跟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出生与家庭都普普通通,富裕的毕竟是少数,只不过曾国藩的出生所伴随的神话色彩增添了不一样的墨色。我倒觉得说他化身巨蟒降临人世更多的是后人杜撰的可能。其实这些也就是饭后谈资罢了。
细看他成长的轨迹,我会有种亲切的感觉。他不像那些天赋异禀、天资聪颖亦或少年天成的天才们,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跟我们一样,背书很难背下来,考试也老是考不过,要考很多次,每次都很吃力。这更像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想我读书的时候特别怕语文课,要背的课文太多了,文言文又绕口,很难记得住。这点上,曾国藩给我的感受是亲切的。他二十七岁的时候考得三甲第四十二名,被赐同进士出身。在当时来说,这可能算是如今的三四十岁吧。
其实很佩服他及他的父亲,毕竟他的父亲十七次进考场才考中一个秀才,曾也是考了很多次,倾尽了太多心血才考得同进士出身。不过他们似乎没想过放弃,这次失败了那我回去继续好好看书,来年再战。一直坚持这么多年,真心钦佩。看看如今,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焦虑,很容易选定个目标又轻易放弃。看着周围的同龄人的生活比自己好,比自己先结婚生子,又生怕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等等,似乎我们都会很焦虑,好像我们失败了,跟对方的差距很大。某天我们转念一想,三十岁的我们真的算老么?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整天,假如人生八十岁,三十岁也才算早上九点,这正是太阳升起,阳光倾洒大地的时候呀。我们还这么年轻,可周围的人老是在说我们老了。不,我不想服老,希望我六十岁的时候还能自信的说,我还年轻,还能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另一点我钦佩曾的地方在于他一直都在学习。他最开始步入仕途,算是个穷京官,但是他在学习怎么跟人打交道,我认为他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肯定不止是运气的缘故,十年七迁在清朝历史上及其罕见的,但是他做到了。到后面在他丁忧期间请他出山创建湘军,从文官转向统帅军队带兵打仗,他在学习;在官场上也有过失意至极的时候,打仗也有败得惨烈想要投湖自尽的时候,他在努力转变,急迫学习;在与外国人打交道,与西方列强谈判他也在不断调整自己;为了开辟一条中兴之路,他在摸索中艰难前进……时间一直在消失,时代在变,社会在发展,新兴的东西层出不穷,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大家都在奋力向前奔跑,踏在原地已经相当于退步了。最近看到比较多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们努力奋斗着才过上了普通人想要过的生活。可是如果我们不努力奋斗,可能会更糟吧?至少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是充实的,是在成长的。风景其实已经有些不一样了。这也是我一直告诫自己的原因。终身学习,不应该是痛苦,被动的接受,而应该是慢慢养成习惯,然后感觉到进步与快乐的,也是一直在追寻的。
不过追寻的过程中,难免痛苦、悲伤,怎样走出低谷期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吧。曾曾经吃败仗的时候有几次都想投湖自尽,后面被人救起。虽然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我们没法体会那种绝望的感觉,可是我依然会忍不住想,我该如何面对可能遇见的不幸与失望绝望。就我粗浅的感受来说,读书是有用的。看多了古往今来别人的大喜大悲,一对比好像心里会好受点,积极的心态会帮助更快的走出低谷。而且,我们应该逐渐明白,能救自己的主要还是自己本身。周围的人可能会安慰你,给你一些很好的建议,若自己走不出自己划的心圈,别人也就成了旁观无奈的看客。自我的强大是我们追求的动力。
二、关于官场
其实我对为人处世是极其不了解的,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很会讲话、很会为人处事的人。说圆滑似乎有贬损之意,可能说圆通更恰当一些,他们懂得什么时候不讲话,什么时候讲话,讲什么话,用什么样的方式或态度来沟通,生活中的矛盾好像能轻易化解。都说说话是门艺术,这辈子是得好好学学这门艺术呀。
当时清朝让曾创建湘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但是曾当时是从丁忧期间被请出来的,当时他在长沙因为各种原因与各级官员产生了很深的矛盾,待得很憋屈,后远赴衡州,创建湘军。这或许也算是注定吧,曾离开长沙后,广招贤士,且多是狭义之人。他在这个过程中也意识到之前与人相处的不恰当之处,及时进行了调整,在后来的官场上,他懂得忍,懂得去与巡抚、知县等官员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也有利于他募勇、筹集军饷粮食,更方便办理其他各种事情。
不过曾经他最开始在京做官时,也经历过入不了“圈”的尴尬,也经历过思虑欠佳被上至巡抚,下至一般官员的推脱拒绝,可他逐渐明白自己的处境,及时离开,很快改变,他懂得自我管理,也严格管理军队,虽说他“以礼治军”,但他明白军队是护国之本,国欲壮,军需强,所以他也懂得在士兵面前树立威信,又与他们一起探索造船,创办水师。
在与朝廷的相处中,他曾多次上疏奏章,极尽为国之言,也曾力劝不妥决策,也曾斟酌字词来了解清廷对他的态度。想想都觉得复杂。一直都觉得官场太过纷繁复杂,像曾国藩这样作为一个汉人在满人统治的王朝为官更难,但他最后能做到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他的为人处事确有很多过人之处。
一直很佩服那些为人处事厉害的人,可能因为这是我的短处。作为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有时候会苦恼不会表达让自己不够自信,心里有些想法却不能很好的表达,让人觉得听得清晰明白且舒服。挺难的,不过希望努力可以改善一些。其实写作也是在锻炼表达。把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而说话是用语言来表达,但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当然怎样表达是一方面,在什么样的场合选择什么样合适的表达是更深一层的探索,希望能知道的更多一点。都说说话是门艺术,那就继续修炼这门艺术吧。
三、关于外交
其实历史是复杂的,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都应联系下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思考,当然历史已经过去,我们也办法完全还原或了解当时的处境,想法可能有失偏颇,可是对于曾人生中发生的的两件事,我感到很遗憾。
第一件事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离开北京,连发谕旨,令各地督、抚、将军等迅速带兵前往北京勤王。曾国藩收到谕旨却并未北上。当时也是曾的湘军与太平军交战的关键时期,为解安庆之围,曾已经耗用大量精力、时间,部分城市的失守让安庆这个军事要地变得更为重要,而清朝的统治者也受到外国列强的威胁,对于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的曾来说这样的处境太让人焦灼与矛盾。虽也与幕中人商讨两全的解决途径,但他内心估计还是拒绝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接受李鸿章的提议:按兵请旨,且无稍动。最后,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他等来了清廷的廷寄,称“和议”已成,无需北援。可是我们都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与英法联军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我们没法知道若当时曾北上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可能也不一定能力挽狂澜,但至少他的行为可以证明自己是有血性的中国人,而不是在国家面对欺辱时选择了坐观。就算是有为东南战局考虑的因素,这次事件依然让他受到世人的诟病。
第二件事是关于天津教案。天津教案事情发生后,清廷传下谕旨让曾去处理此事。追溯当时的处境:若依清廷的旨意满足西方列强的要求,这将会背上卖国贼的骂名,也会让同胞寒心;若违背朝廷意思,倾向于民众,这必更加惹怒对方,对于当时日渐衰落的清王朝,若是洋人出兵,目前的军队是否能抵抗对方的进攻?这也会影响中国在世人面前的形象。不过似乎西方列强并不想推翻清政府,他们更多的是想在中国捞利益与得到更多的特权,而清的统治者也想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虽说谈判过程中曾抱病依然努力,但最后的处理结果让人不能理解:天津府、县官员发黑龙江赎罪、判死刑二十人、流放二十五人,并赔偿各国白银四十九万两,派崇厚为中国特使赴法赔礼道歉。这样的结果就因为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射杀中国官员而被愤怒的群众打死,然后清廷对法方的交代。太让人气愤。想想当时的中国,“弱国无外交”,不能否认。为维持大局和平,他选择了投降,无法改变的事实。虽说这个罪名由一人承担有失公平,可是到如今依然觉得难以接受。同胞啊。
曾经历了太多,有可能因为这样沉重的经历,曾渴望实现中兴强国之路。
我们所熟识的曾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贡献之一就是兴办洋务。对于他创办湘军,其主要针对的是农民起义的太平军,也是对付的是国人,虽然帮助延续了清朝的统治时间,但个人认为这算不得积极影响。在经历了一系列沉痛的事件之后,曾也曾想中兴强国,所以才对兴办洋务如此的关注。其中除了兴建安庆内军械所、金陵机器制造局和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翻译官翻译推荐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印象最深的就是派遣幼童留学。这些都向“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了强有力的一步。
我曾看过一个纪录片《幼童》,也有叫《晚清幼童》的,主要讲的是清朝第一批派遣幼童留学的情况。当时清朝打算每年选派三十名年龄在十三至二十岁之间的青少年前往美国留学,费用由中国自备,留学期限为十五年,回国之后以其所长听候派用,不准在国外入籍谋职。对于封建社会的清朝,很多人都觉得这有违祖制,本来最开始是选派一些官宦子弟的,但是由于各种阻力影响,最后选派的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毕竟,那时候的交通还不是很发达,远隔重洋这么久,很多人都是不愿意的。历史上最后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留学。后来,他们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批幼童的名字被深深刻印在这段历史中,比如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海军军官邓士聪、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等等。虽也有抗拒召回或早年病逝的,但依然还是对中国的进步贡献了一些力量。
当时看得我热泪盈眶。这才知道,幼童留学最早是容闳倡议,曾国藩、李鸿章大力支持,特别是曾,三番五次奏请派遣留学生事宜,他在奏折中说,“设局制造开馆教习,所以图振兴之基也;远适肄业,集思广益,所以收远大之效也”、“诚得其法,归而触类引伸,视今日所为孜孜以求者,不更可扩充于无穷耶!”,最后总理衙门终于被说服。这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中美文化交流史的新的一页。容闳也由此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如若没有曾的大力支持,或许就没有后来的这些。在这方面,我甚是敬佩。
回看曾的一生,他一直追求心宽心境,但所经历的种种事情都让人很难做到这两点,这是他一生都无法到达的境界。有人说他称得上“完人”,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说法。他是一个伟人,但依然某些方面做得让人觉得不尽然。但这不影响他是一个值得我努力学习的榜样。
“二四秋举二七进,八六升迁六一人,三生有幸壮门庭。”说的是曾二十四岁中举,二十七岁中进士,在京做官八年,连升六级,寿命止于六十一岁,一生中有三次自杀经历,但都被人救起,终成一代名相,光耀门庭。这段谶语短短三句,却简要概括了曾风云跌宕的一生。不过正如他出生时的巨蟒降世的神话一样,这段谶语或许也是后人穿凿附会的。不过那又怎样呢?
我们看的是他的经历,附会的神话算是调料,从中的总结和思考才是精华。读完整本书,我最深的触动是注重养生和终身学习。鼓励自己加油。希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能保持一点对精神、对理想、对生活的追求,不愧于读书的乐趣与做人的自我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