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七年春,盟于黄,平齐、纪,且谋卫故也。
译:
桓公十七年春季,鲁桓公和齐襄公、纪侯在黄地结盟,目的是为了促成齐、纪的和议,同时商量如何应对卫国的变故。
赏析:
卫国左右二公子驱逐了卫惠公,而卫惠公是齐襄公的外甥,卫惠公被驱逐不符合齐国利益。而纪国在桓公六年“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这次终于与齐国实现了议和。因此,这次齐国答应结盟,齐襄公刚刚即位,以及卫惠公被驱逐而失去了一个盟友的缘故。
2 乃邾仪父盟于趡,寻蔑之盟也。
译:
桓公和邾仪父在趡地结盟,这是由于重申蔑地的盟约。
赏析:
《春秋》记为“二月丙午,公会邾仪父,盟于趡。” 杜预注“二月无丙午。丙午,三月四日也,日月必有误。”而杜预称丙午为三月四日,实则是四月初四,相差一个月,不知杜预历法所在。
隐公元年,“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因而称本次结盟,为“寻蔑之盟”。
3 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场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
译:
夏季,鲁国军军与齐国军队在奚地发生战争,这是边境局部冲突。当时齐国人入侵鲁国的边境,边境官吏前来报告。桓公说:“边境上的事情,谨慎地防守自己一边而且防备发生意外。暂且尽力防备就是了。发生了事情就迎战,又何必先行请示报告呢?”
赏析:
这次战争发生的很莫名其妙,因为年初鲁、纪、齐刚刚在黄地结盟,到五月齐国就来入侵边境。不知道齐襄公是什么想法,或许他觉得年初的盟约束缚了齐国的扩张?因而打算立刻背盟?
4 蔡桓侯卒。蔡人召蔡季于陈。秋,蔡季自陈归于蔡,蔡人嘉之也。
译:
蔡桓侯去世了,蔡国人把蔡季从陈国召回来。秋季,蔡季从陈国回到蔡国,被立为国君,因为蔡国人都拥护他。
赏析:
隐公,蔡宣公考父去世,次年蔡桓侯即位,到今年在位十六年。其中,桓公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桓公五年,“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桓公十一年,“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桓公十四年,“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桓公十六年,“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可见蔡桓侯始终在郑庄公的压力下自保,以及设法削弱郑国。当然,对抗郑国的主力是宋国,蔡国只属于二流国家。
5 伐邾,宋志也。
译:
鲁桓公和宋国、卫国一起攻打邾国,这是宋国的要求。
赏析:
本年齐国刚刚背盟,鲁国也发生一次背盟。年初刚刚与邾国结盟,到八月,鲁国就背盟攻打邾国。礼乐崩坏,如今的盟约,大家都不当一回事了。
6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译:
冬季,十月初一,日食。《春秋》没有记载日子,这是史官的漏记。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职位是卿来厘定日象,这是礼制的要求。日御不能漏记日象,并且要在朝廷上通告百官。
赏析:
公元前695年10月10日,鲁桓公十七年十月庚午日,农历十一月初一,该日发生日偏食。《谷梁传》“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认为是“既朔”,日全食,不确。
7 初,郑伯将以高渠弥为卿,昭公恶之,固谏,不听,昭公立,惧其杀己也。辛卯,弑昭公,而立公子亹。
译:
当初,郑庄公准备任命高渠弥做卿,昭公讨厌他,坚决劝阻,庄公不听从。昭公即位后,高渠弥畏惧昭公会杀掉自己,就在十月辛卯日,杀死昭公而立公子亹。
赏析:
郑昭公在桓公十六年,因为郑厉公谋杀祭仲失败逃走,而重返郑国,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就因为与大夫们的矛盾,而被大夫高渠弥弑杀。郑国自庄公去世后,权臣执政,国君变换如过江之鲫。当然这次郑昭公被弑杀,很难说没有祭仲的意思。郑昭公尽管回国,但对祭仲当初改立郑厉公,必定心存想法。因此畏惧郑昭公秋后算账的,不只是高渠弥,更是祭仲。
昭公被杀后,祭仲与高渠弥更不可能迎回郑厉公,因此改立公子亹为国君。